《故园置酒》
时间: 2025-01-04 07:31:2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故园置酒
酒熟人须饮,春还鬓已秋。
愿逢千日醉,得缓百年忧。
旧里多青草,新知尽白头。
风前灯易灭,川上月难留。
卒卒周姬旦,栖栖鲁孔丘。
平生能几日,不及且遨游。
白话文翻译:
在故乡设酒宴,酒已经熟了,人们应当尽情饮酒。春天回来了,我却已白了鬓角,仿佛进入秋天。希望能醉千日,来缓解我心中百年的忧愁。故乡草木繁盛,而新交的朋友却都已白头。风中烛火易灭,江面明月难以长留。周公和孔子在世时,生平能够几日,倒不如此时尽情游玩。
注释:
- 酒熟: 酒已经酿好,意味着宴会可以开始。
- 鬓已秋: 鬓发已白,暗示年华已逝。
- 千日醉: 希望能长时间地沉醉于酒中,忘却烦恼。
- 旧里: 故乡,强调与旧友的联系。
- 风前灯易灭: 意指生命的无常,烛光易灭。
- 川上月难留: 指时间和景物的流逝,月亮在水面上难以久留。
- 卒卒: 形容匆忙或急迫。
- 栖栖: 形容安静栖息的样子。
- 且遨游: 暂且游玩,强调活在当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希夷,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抒发个人情感,常常反映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故园置酒》创作于诗人身处人生某个阶段,感受到时间流逝、朋友离散的惆怅。此时,诗人回到故乡,想借酒消愁,表达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设酒宴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悟。诗中“酒熟人须饮”开篇直入主题,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氛围。然而,随着“春还鬓已秋”的引入,欢愉的气氛被一丝淡淡的忧伤所笼罩,诗人意识到时光的流逝让他感到愈加孤独。接下来“愿逢千日醉,得缓百年忧”则表现出诗人渴望通过酒来排解心中沉重的忧虑。这种对醉酒的渴望不仅是对现实的逃避,更是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旧里多青草,新知尽白头”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感伤,故乡的草木依旧繁盛,而新交的朋友却已老去,时光流逝的无情让人感到惋惜。最后几句以“风前灯易灭,川上月难留”总结,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叹,仿佛在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精髓。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酒熟人须饮: 设宴招待朋友,酒已准备好,应该尽情享用。
- 春还鬓已秋: 春天的到来与个人年华的流逝形成对比,感叹自己的衰老。
- 愿逢千日醉: 希望能在酒中沉醉,忘却现实的烦恼。
- 得缓百年忧: 通过这种沉醉来减轻内心深处的忧虑。
- 旧里多青草: 故乡一片生机,青草繁茂,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 新知尽白头: 新的朋友却都已老去,感叹友谊的流失。
- 风前灯易灭: 生命如烛光,受到外界的影响容易消逝。
- 川上月难留: 月亮在水中难以停留,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无常。
- 卒卒周姬旦: 形容历史人物周公与孔子的短暂人生,强调生命的珍贵。
- 栖栖鲁孔丘: 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唤起对过去的反思。
- 平生能几日: 生命有限,感叹时光的珍贵。
- 不及且遨游: 不如趁此时光去游玩,享受生活。
修辞手法:
- 对仗: “酒熟人须饮,春还鬓已秋”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比喻: “风前灯易灭”与“川上月难留”均使用比喻,传达时间和生命的无常。
- 排比: 诗中多次使用排比句式,增强情感的表达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生短暂与友谊消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和对生命的珍视。通过饮酒的场景,诗人希望能逃避世间的忧愁,享受当下的快乐。
意象分析:
- 酒: 象征欢愉、放纵与逃避。
- 青草: 代表生机与故乡的美好。
- 灯: 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 月: 时间的流逝与短暂。
- 历史人物: 周公、孔子象征着智慧与人生哲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酒熟人须饮”是指什么?
- A. 酒已经酿好,应该饮用
- B. 酒不再新鲜,不能饮用
- C. 酒太多,无法饮用
-
“春还鬓已秋”的意思是?
- A. 春天到了,头发变白
- B. 春天和秋天都到来
- C. 年华已逝,鬓发变白
-
诗中希望通过“千日醉”来减轻什么?
- A. 饮酒的快乐
- B. 心中的忧愁
- C. 对友谊的怀念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渭川田家》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李白在醉酒中表现出对人生的洒脱与豪情,与刘希夷的感伤形成对比。
- 《春望》:杜甫的愁苦和对国事的忧虑与刘希夷的个人忧愁相映成趣,展示了不同的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全唐诗》
- 《诗词鉴赏与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