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王龟龄挽词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佛以偏师胜,天能一手回。
横空立万仞,不为作三魁。
道大身无著,人亡世却哀。
溪梅那解事,寂寞为谁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王龟龄的哀悼与思考。诗中提到佛教的道理,暗示了世事的无常和人生的短暂。即使是强大的力量也无法改变命运,纵然在高处,也不求名利。诗人在感叹人死后世人的悲哀,以及梅花在孤独中绽放的无奈。
注释
- 偏师胜:指佛教的教义,强调少数力量能够战胜强大敌人。
- 天能一手回:天命或天意能够随时改变。
- 横空立万仞:形容人的卓越和非凡,不为名利所动。
- 道大身无著:道理深远而人身无所依附。
- 人亡世却哀:人死后世人感到悲伤。
- 溪梅:指溪边的梅花,象征孤独与寂寞。
典故解析
本诗中涉及佛教思想,强调无常与超脱,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哲思。诗中提到的“道”与“佛”为古代哲学和宗教的核心思想,常用于抒发人生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写景、咏怀,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王龟龄挽词》创作于王龟龄去世之际,诗人因友人去世而感到悲痛,借此诗表达对友人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沉郁的笔调,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与无常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佛教哲学的引入,显示出诗人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尤其是“人亡世却哀”一句,突显了人死后世人所感受到的悲痛,对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感到无奈。诗的最后两句用梅花的意象,反映出即使在孤独和寂寞中,也有坚韧与美丽的存在,传达出一种超然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佛以偏师胜:佛教教义中,少数力量也能获胜,暗示人生的不可预测。
- 天能一手回:天意随时变化,人生的起伏无法掌控。
- 横空立万仞:人处于高位也不追求名利,显示出一种豁达的态度。
- 道大身无著:道理深远,个人却无所依附,反映了对世俗的超脱。
- 人亡世却哀:人去世后,世人所感受到的悲伤与惋惜。
- 溪梅那解事:梅花在溪边孤独绽放,象征着孤独的美。
- 寂寞为谁开:孤独的梅花绽放,体现出内心的无奈与寂寞。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比作孤独的心情,传达出深刻的情感。
- 对仗:诗句整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梅花赋予情感,使其象征孤独与寂寞。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对友人王龟龄的怀念为主线,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世人的悲哀,同时借梅花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超然的孤独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与孤独,代表高洁的品格和生命的坚强。
- 溪水:象征流逝的时间与生命的短暂。
- 佛教:代表一种超然的哲学思想,强调人生的无常与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人亡世却哀”反映了什么情感?
- A. 幸福
- B. 悲伤
- C. 愤怒
-
“溪梅那解事”中的“梅”象征什么?
- A. 忍耐
- B. 孤独
- C. 名利
-
诗中的“道大身无著”传达了怎样的哲理?
- A. 对世俗的依附
- B. 对人生的超脱
- C. 对权力的追求
答案:1-B,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对比杨万里的《王龟龄挽词》和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探讨生命的无常与珍惜当下,但李白更显豪放和洒脱,而杨万里则更为沉郁和细腻,展现了不同时代与个性中的人生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杨万里相关研究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