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祀圜丘歌十二首 其三 昭夏》

时间: 2025-01-06 10:07:25

日至大礼,丰牺上辰。

牲牢修牧,茧栗毛纯。

俎豆斯立,陶匏以陈。

大报反命,居阳兆日。

六变鼓钟,三和琴瑟。

俎奇豆偶,惟诚惟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周祀圜丘歌十二首 其三 昭夏
作者: 庾信

日至大礼,丰牺上辰。
牲牢修牧,茧栗毛纯。
俎豆斯立,陶匏以陈。
大报反命,居阳兆日。
六变鼓钟,三和琴瑟。
俎奇豆偶,惟诚惟质。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这祭祀的盛大日子,阳光普照,丰厚的祭品被奉上。祭祀的牲畜饲养得很好,毛发浓密光滑。祭坛上摆放着整齐的祭品,陶瓷和竹器也一一陈列。祭天的仪式中,虔诚地回报上天的恩典,阳光明媚,象徵着吉祥的日子。鼓声和钟声交替,琴瑟和谐地合奏。祭品中有奇特的豆类,偶数排列,体现了诚意和质朴。

注释

字词注释

  • 日至大礼:指阳光普照的日子,通常指重要的祭祀日。
  • 丰牺:丰盛的祭品,牺牲的动物。
  • 牲牢:指祭祀用的牲畜。
  • 俎豆:指祭祀时使用的器皿和祭品。
  • 大报反命:意指对上天的恩惠进行回报。
  • 六变鼓钟:指祭祀时的音乐,通常有六种变化。
  • 三和琴瑟:指和谐的音乐,象征和谐的气氛。
  • 惟诚惟质:强调诚意和质朴。

典故解析
此诗涉及古代祭祀的典礼,反映了当时对天命的尊重及对上天的虔诚。古代祭祀常包含丰盛的祭品与音乐,以示对神灵的敬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庾信,生于南北朝时期,字子山,是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以骈文闻名,作品风格多样,常常反映出对社会的关怀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但对祭祀文化的重视依旧。诗歌通过描绘祭祀场景,表达了对神明的敬畏与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昭夏》以其典雅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古代祭祀的庄严和美丽。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内容上充满了对神灵的崇敬。诗中用大量的细节描绘祭祀的场景,如“丰牺上辰”、“牲牢修牧”,不仅表现了祭品的丰盛,也展现了祭祀的仪式感。

“六变鼓钟,三和琴瑟”描绘了祭祀中音乐的和谐美妙,体现了人们对和谐社会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惟诚惟质”强调了诚意和质朴,这在古代文化中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表明人们对待神灵的态度应是诚恳和真实的。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意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祭祀的神圣与庄严,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内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上天的感恩。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日至大礼:描绘祭祀的盛大场面,强调祭祀日子的庄严。
  • 丰牺上辰:强调祭品的丰盛,表现对神明的尊重。
  • 牲牢修牧:说明祭祀用的牲畜经过精心饲养。
  • 俎豆斯立:指祭坛上整齐摆放的祭品,体现了祭祀的重视。
  • 大报反命:强调人们对天命的回报和感恩。
  • 居阳兆日:指祭祀的日子阳光明媚,象徵吉祥。
  • 六变鼓钟,三和琴瑟:描绘祭祀中的音乐,体现和谐。
  • 俎奇豆偶,惟诚惟质:最后强调祭祀的诚意和质朴,表达对神明的真实态度。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更加工整,增强了音乐感和韵律感。如“六变鼓钟,三和琴瑟”就是对仗的典型例子。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神明的敬畏与感恩,以及对和谐社会的向往。通过祭祀的场景,反映了古人对于自然与人文的理解和尊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阳光:象徵吉祥和光明。
  • 丰牺:象徵丰盛的祭品,体现对神明的尊重。
  • 乐器:象徵和谐与美好,表现人们对生活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庾信
    C. 杜甫
    D. 白居易

  2. “俎豆斯立”意指?
    A. 祭品的丰盛
    B. 祭坛的整齐
    C. 乐器的和谐
    D. 牲畜的饲养

  3. 诗中强调的祭祀态度是?
    A. 形式主义
    B. 诚意和质朴
    C. 金钱至上
    D. 享乐主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祭天歌》:同样反映祭祀文化的作品。
  • 《静夜思》: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本诗的情感基调形成对比。

诗词对比

  • 庾信的《周祀圜丘歌》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前者侧重于祭祀的庄重,后者则表现个人情感的抒发。两者在风格和主题上有显著差异,前者重视礼仪,后者则强调个体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南北朝诗歌选》
  • 《古典文学概论》
  • 《庾信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