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板二首》
时间: 2025-01-06 08:53:00意思解释
车载板二首
作者: 王安石 〔宋代〕
原文展示:
荒哉我中园,珍果所不产。
朝暮惟有鸟,自呼车载板。
楚人闻此声,莫有笑而莞。
而我更歌呼,与之相往返。
视遇若抟黍,好音而睍睆。
壤壤生死梦,久知无可拣。
物弊则归土,吾归其不晚。
归欤汝随我,可相蒿里挽。
白话文翻译:
我的园子荒凉,珍贵的果实根本不出产。
早晨和傍晚只有鸟儿在鸣叫,声声都是“车载板”。
楚地的人听到这个声音,没有一个人笑着回应。
而我却在更高声地歌唱,与鸟儿相互呼应。
看待相遇就像捏黍米般轻松,听到美妙的音乐我也心情愉悦。
生与死的梦如同泥土,早已明白无可选择。
物质的枯竭终究会归于土壤,我的归去并不算晚。
你要归来吗?跟随我吧,我们可以在蒿草里相聚。
注释:
- 荒哉:荒凉啊,表示环境的贫瘠。
- 珍果:珍贵的果实,象征美好的事物。
- 车载板:这里指鸟鸣,或为一种乐器声。
- 楚人:指楚国的人,代指南方人。
- 莞:笑容,表示愉悦。
- 抟黍:捏黍米,象征轻松愉快的感觉。
- 壤壤:似乎指泥土的样子。
- 可相蒿里挽:指可以在蒿草中相聚的意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在政治上推行新法,被誉为“王安石变法”,其诗歌作品以清新、质朴、深邃著称,常常反映出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车载板二首》成诗于王安石晚年,时局动荡,内心愈发向往自然与宁静。本诗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透过对鸟鸣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简朴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车载板二首》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展现了王安石内心的孤寂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诗中描绘的园子荒凉,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感伤。珍果的缺失象征着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的匮乏,而鸟鸣声中的“车载板”则为诗人带来了一丝慰藉,尽管它引人发笑,诗人却与之共鸣,形成了一种奇妙的互动。
诗中“视遇若抟黍”,以轻松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音响的欣赏,似乎在告诉读者,生活的美好可以在平淡中寻找到。后半部分则转向对生命的沉思,“物弊则归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与死亡的哲学思考,强调了人终将返回自然的道理。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既有对自然的归属感,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通过鸟鸣与自身的歌唱,王安石在孤独中寻求一种内心的和谐,展现出他对生命的尊重与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荒哉我中园:开篇即以“荒”字点明环境的萧条。
- 珍果所不产:强调园中缺乏美好事物的生长。
- 朝暮惟有鸟:日夜只有鸟儿的鸣叫,孤寂感加重。
- 自呼车载板:鸟鸣如乐器声,给诗人带来一丝安慰。
- 楚人闻此声:指代他乡人,暗示外界对诗人境遇的无动于衷。
- 莫有笑而莞:即使是鸟鸣也无人笑对,反映孤独。
- 而我更歌呼:诗人主动发声,试图打破沉寂。
- 与之相往返: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
- 视遇若抟黍:轻松愉悦的相遇,寻找生活的乐趣。
- 好音而睍睆:好音悦耳,诗人内心愉悦。
- 壤壤生死梦:生死如泥土般自然,表示对生命循环的理解。
- 久知无可拣:早已明白生死无法选择。
- 物弊则归土:物质终将返回自然,强调自然规律。
- 吾归其不晚:诗人自省,回归自然并不算晚。
- 归欤汝随我:邀请他人归来,渴望共同生活。
- 可相蒿里挽:表达对共同生活的期望与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视遇若抟黍”,比喻相遇的轻松。
- 拟人:鸟鸣被赋予人性化的表现,如“呼”字。
- 对仗:如“朝暮”和“楚人”,形成音韵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王安石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思索,体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生命无常的哲学思考,展现出一种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园:象征自然与人心的归属。
- 珍果:美好事物的象征。
- 鸟:象征自由与自然的声音。
- 车载板:代表一种乐器声,带来愉悦。
- 蒿里:象征质朴生活的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车载板”是指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食物
C. 一种动物
答案: A -
王安石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愉悦
B. 孤独与思考
C. 愤怒
答案: B -
诗中提到的“珍果”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美好的事物
C. 学问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自然的感悟。
- 《春望》(杜甫):反映战乱带来的生离死别,与王安石的孤独感相呼应。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鹳雀楼》:同样描绘自然与人心的关系,但更侧重于壮阔的景象,而《车载板》则更注重内心的感受。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达孤独感,但李白的表现手法更为豪放,王安石则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集》
- 《宋代文学概论》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