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珠阁雨帘高卷。
望断碧梧墙院。
短梦有幽寻,
晓枕一峰云乱。
谁见。谁见。
风散菊英千片。
白话文翻译:
在珠阁的雨帘高高卷起,
我望断了碧绿的梧桐树和墙院。
在短暂的梦中有幽静的追寻,
清晨的枕边一片峰峦云雾缭绕。
谁看见了呢?谁看见了呢?
风儿吹散了千片菊花的花瓣。
注释:
- 珠阁:指用珠宝装饰的阁楼,象征华美而宁静的环境。
- 雨帘:指雨水像帘子一样垂落,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碧梧:指青色的梧桐树,象征清幽的环境和孤独的情感。
- 短梦:指短暂的梦境,暗示梦境与现实的交错。
- 晓枕:清晨的枕头,暗示梦醒时分的情景。
- 云乱:形容云彩杂乱无章,传达一种梦境的迷离。
- 菊英:指菊花的花瓣,象征秋天的凋零和生命的短暂。
典故解析:
此诗中涉及的典故不多,但“菊”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常常象征着坚韧与高洁,尤其是在秋季时节,菊花盛开,给人以宁静、优雅的感受。同时,“梦”这一意象常用来表达内心的渴望和失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吕渭老(约1086年-约1140年),字仲华,号梦溪,宋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吕渭老的诗多描写自然景物,常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人心浮动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短暂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如梦令》是一首典雅而又充满情感的词作,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头的“珠阁雨帘高卷”,描绘了一个温馨而又宁静的环境,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隐秘的桃源。接着“望断碧梧墙院”,通过对梧桐和院子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眷恋。
“短梦有幽寻,晓枕一峰云乱”这一句,既是对梦境的回忆,也暗示了梦与现实的交错,清晨的迷雾让人感到一丝迷茫。最后“谁见。谁见。风散菊英千片”更是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风的轻拂使得菊花瓣纷飞,象征着逝去的美好与短暂的生命,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整首词以清新的意象、流畅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体现了宋代词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珠阁雨帘高卷:描绘出一种华美的环境,雨帘的高卷也暗示了天气的变化。
- 望断碧梧墙院: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与追寻,墙院的碧梧象征着宁静而孤独的情感。
- 短梦有幽寻:梦境虽短却有深情的追寻,反映了梦与现实的交织。
- 晓枕一峰云乱:清晨的枕边云彩缭绕,暗示着梦境的迷离与不确切。
- 谁见。谁见。:反复的提问,传达出一种无奈的孤独感。
- 风散菊英千片:菊花瓣随风而散,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易逝与生命的脆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雨帘比作高卷,形象生动。
- 拟人:使“风”具备了散落菊花的动作,生动形象。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相对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细腻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短暂人生的思考,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体现了宋代文人对情感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珠阁:象征美好与华贵的环境。
- 雨帘:象征朦胧、神秘的氛围。
- 碧梧:象征清幽与孤独。
- 短梦:象征人生的短暂与追求。
- 菊英: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易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珠阁”象征什么? A. 贫穷
B. 华美
C. 迷茫
D. 孤独 -
填空题:诗中“短梦有幽寻”表达了对____的追寻。
-
判断题:诗中“风散菊英千片”意在表达生命的长久。(对/错)
答案:
- B
- 美好事物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吕渭老《如梦令》与李清照《如梦令》:两首词虽同名,但风格迥异。吕渭老的词更显清丽与淡雅,而李清照则更多了几分柔情与哀愁。两者均通过梦境与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吕渭老相关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