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辋川闲居》

时间: 2025-01-08 21:01:30

一从归白社,不复到青门。

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

青菰临水拔,白鸟向山翻。

寂寞於陵子,桔槔方灌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辋川闲居》
作者:王维 〔唐代〕

一从归白社,不复到青门。
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
青菰临水拔,白鸟向山翻。
寂寞於陵子,桔槔方灌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归隐后的闲适生活。诗人自从回到白社(指白居易的社交圈)后,就不再去青门(指青门是一个社交场所)。他时常倚靠在屋檐前的树下,远远地眺望那原野上的村庄。青绿色的菰草正从水边拔起,白色的鸟儿在山间飞翔。这里显得寂寞,尤其是在陵子(指一块小土丘)上,桔槔(灌溉用的竹杖)正好在灌溉园子。

注释

  • 白社:王维的故乡或朋友聚集的地方。
  • 青门:指社交场所,诗人在此往来交际。
  • 倚檐:指依靠在屋檐下,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状态。
  • :一种水生植物,生长在水边。
  • 桔槔:用于灌溉的竹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君平,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他的诗歌以山水田园诗闻名,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王维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受到后世诗人的广泛推崇。

创作背景

《辋川闲居》创作于王维晚年,他在长安附近的辋川隐居,心境恬淡,享受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这首诗反映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现实社交生活的疏离。

诗歌鉴赏

《辋川闲居》是一首极具代表性的田园诗,展现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刻感受。诗中,王维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他所处的环境与内心情感的和谐统一。开篇“自从归白社,不复到青门”,清楚地表达了诗人告别繁华的社交生活,选择了清静的隐居生活,这种选择反映了他内心对宁静的向往。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通过“倚”、“看”两个动作,展现了他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诗中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交融,表现出一种和谐的美感。尤其“青菰临水拔,白鸟向山翻”两句,运用鲜明的色彩对比,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营造了一种宁静幽远的意境。

最后一句“寂寞於陵子,桔槔方灌园”,则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孤独感,尽管环境幽静,但诗人却在这种静谧中感受到了一丝孤独,表现出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景交融,体现了王维诗歌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从归白社:自从回到白社,表示诗人已不再参与繁华的社交生活。
  • 不复到青门:不再去青门,暗示对社交的厌倦。
  • 时倚檐前树:在屋檐前的树下倚靠,表现出一种悠闲的状态。
  • 远看原上村:远远地看见原野上的村庄,显示出对自然的喜爱。
  • 青菰临水拔:青菰草在水边拔起,描绘出水边的生机。
  • 白鸟向山翻:白鸟飞向山间,展现出自然的灵动。
  • 寂寞於陵子:在小土丘上感到寂寞,表现出诗人的孤独感。
  • 桔槔方灌园:桔槔正在为园子灌溉,暗示诗人仍在进行田园劳动。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青菰”与“白鸟”,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
  • 隐喻:将隐居生活比作一种理想生活状态,表达对自然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王维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淡漠,展现了宁静、闲适的生活情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社:社交圈,代表过去的繁华生活。
  • 青门:社交场所,象征世俗。
  • :水生植物,象征生机与自然。
  • 白鸟:象征自由与灵动。
  • 桔槔:象征田园生活的实际劳动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维的《辋川闲居》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繁华生活的向往
    B. 对隐居生活的热爱
    C. 对世俗的厌倦

  2. 在诗中,诗人“倚檐前树”体现了怎样的生活状态? A. 忙碌
    B. 悠闲
    C. 痛苦

  3. “白鸟向山翻”中的“白鸟”象征了什么? A. 贫穷
    B. 自由
    C. 忧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居秋暝》(王维)
  • 《终南山》(王维)

诗词对比

  • 《辋川闲居》《山居秋暝》:两首诗都反映了王维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热爱,但《辋川闲居》更侧重于日常生活的宁静,而《山居秋暝》则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象与感悟。

参考资料

  • 《王维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