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大社观献捷诗
白居易 〔唐代〕
淮海妖氛灭,
乾坤嘉气通。
班师郊社内,
操袂凯歌中。
庙算无遗策,
天兵不战功。
小臣同鸟兽,
率舞向皇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淮海的妖邪气息已经消散,
天地间弥漫着吉祥的气息。
我们在郊外的社祭中班师归来,
身披胜利的袂袖,歌声中满是凯旋。
庙堂的算计没有遗漏的策略,
天兵的胜利并非在战斗中取得。
小臣们如同鸟兽,
欢快地舞蹈,迎接皇上的威风。
注释:
- 淮海:指淮河和海的地区,这里象征着战斗的地方。
- 妖氛:妖邪的气息,指敌人的势力或不祥的气息。
- 嘉气:吉祥的气息。
- 班师:指军队胜利归来。
- 操袂:指挥挥动袂袖,象征胜利的姿态。
- 庙算:指国家的策略和谋划。
- 天兵:指皇帝的军队。
- 小臣:指地位较低的官员。
- 鸟兽:指小动物,这里比喻小臣们的欢快。
典故解析:
- 班师:古代军事用语,指的是军队胜利归来,通常是在完成了重要的军事任务后。
- 社祭: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活动,象征着对自然和神灵的敬畏。
- 庙算:指古代的军事、政治谋划,强调聪明的战略和计划。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诗风著称,作品广泛涉及社会生活、政治、自然等。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反映了国家在战斗胜利后的喜悦氛围。诗人通过描绘胜利归来的场景,表达了对国家安宁的期望和对皇帝的忠诚。
诗歌鉴赏:
《大社观献捷诗》是一首喜庆的诗,表达了白居易对国家胜利的欢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热烈的情感,描绘了一个胜利归来的场景。开头的“淮海妖氛灭,乾坤嘉气通”展现了战斗后的宁静与祥和,给人以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接着,诗人描述了班师归来的情景,运用“操袂凯歌中”这一意象,表现出归来之时的自豪感和胜利的喜悦。紧接着,诗中提到的“庙算无遗策,天兵不战功”则突显了智慧和策略的重要,表明胜利并不仅仅是依靠武力,而是有深思熟虑的计划作为支撑。
最后,小臣们如鸟兽般的舞蹈,象征着对皇帝的尊敬与臣子对胜利的欢庆,营造了一种欢乐、祥和的氛围。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传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淮海妖氛灭:象征着敌人的消失,国家的安宁。
- 乾坤嘉气通:天地间充满了吉祥的气息,暗示了和平的来临。
- 班师郊社内:表达胜利归来的情景,结合社祭的场合,增加了庄重感。
- 操袂凯歌中:胜利者的姿态和情绪,体现出骄傲与荣光。
- 庙算无遗策:强调策略的成功,表明胜利的背后有深思熟虑的计划。
- 天兵不战功:意指在没有战斗中获得胜利,暗示战斗的智慧。
- 小臣同鸟兽:小臣们的欢快,与鸟兽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对皇帝的尊重。
- 率舞向皇风:表达对皇帝的崇敬与欢庆的氛围。
-
修辞手法:
- 对偶:如“庙算无遗策,天兵不战功”,形成对称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小臣比作鸟兽,形象生动,传达出欢乐的气氛。
-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国家胜利的庆祝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表达了对皇权的尊重与忠诚。
意象分析:
- 淮海:象征战斗场所,代表着国土的安危。
- 妖氛:代表敌人的威胁,消散则意味着和平的到来。
- 嘉气:象征吉祥与安宁。
- 凯歌:胜利的象征,表现出战胜敌人的喜悦与自豪。
- 鸟兽:代表臣子的欢庆与对皇帝的尊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大社观献捷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白居易
- C) 杜甫
- D) 王维
-
诗中提到的“庙算无遗策”强调了什么?
- A) 武力
- B) 智谋
- C) 幸福
- D) 仇恨
-
诗中“小臣同鸟兽,率舞向皇风”中“鸟兽”指代的是:
- A) 动物
- B) 贵族
- C) 小臣
- D) 敌人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的《大社观献捷诗》和杜甫的《春望》都描绘了国家的安宁与对未来的期望,但前者更侧重于胜利的庆祝,后者则反映了战乱带来的痛苦和对和平的渴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集》
- 《中国古代诗歌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