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天禄阁门开,甘泉侍从回。
图书皆帝籍,寮友尽仙才。
骑省通中掖,龙楼隔上台。
犹怜病宫相,诗寄洛阳来。
白话文翻译
天禄阁的门打开了,甘泉的侍从们都回来了。
这里的书籍全是皇帝的藏书,住在这里的朋友都是才子。
骑省的官员可以通到中掖,龙楼与上台隔着很远。
我仍然惦念着生病的宫相,诗歌从洛阳寄来。
注释
- 天禄阁:唐代的一座图书馆,收藏皇帝的书籍。
- 甘泉:甘泉宫的侍从,指的是皇宫的侍卫。
- 图书皆帝籍:图书都是皇帝的藏书。
- 寮友尽仙才:指在这里的朋友都是非常有才华的人。
- 骑省:指负责皇帝骑乘的官员。
- 龙楼:皇宫建筑。
- 隔上台:指与上台的距离很远,可能暗示地位差异。
- 病宫相:指因病而不能在宫中的朋友。
- 洛阳:唐代的文化中心,古代著名城市。
典故解析
- 天禄阁和甘泉:这两个地点在唐代都具有重要的文化和政治意义,表现出作者对皇宫文化的熟悉和对皇帝权威的尊重。
- 龙楼和上台:作为皇宫建筑的象征,代表着高贵与权力,反映了作者对权力中心的向往和距离感。
- 洛阳:唐代的文化重心,作为诗歌寄托的地方,暗示了诗人与文化、友人之间的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平易近人,擅长叙事诗,关注社会民生,倡导诗歌的通俗性和社会责任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白居易生病期间,他在病中思念友人,并寄托对友人的关心与祝福。诗中表现了他对高雅文化的向往和对社会交往的渴望。
诗歌鉴赏
白居易的这首诗展现了他在病中对文化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深切的思念。开篇提到的“天禄阁”和“甘泉”,不仅是对皇宫中高雅生活的描绘,也暗示了作者对当时政治与文化的感受。通过“图书皆帝籍”,白居易反映出他对知识的重要性的认同以及对权力中心的敬畏。
接下来的“寮友尽仙才”,则通过对朋友才华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即使身处病中,他依然关心身边的人,体现出诗人的高尚情操。
诗的最后两句,白居易表达了对病中友人的惦念,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渴望,通过“诗寄洛阳来”更是说明了他对文化交流的期盼。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关于友情和文化的歌颂,更是白居易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二句描绘了皇宫的图书馆,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与尊重。
- 第三句通过“骑省通中掖”描写了官员的尊贵地位,暗示了诗人与权力的距离。
- 最后两句则表现了白居易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病痛的感叹。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天禄阁门开,甘泉侍从回”,形成了整齐的音韵。
- 比喻:用“龙楼”和“上台”来象征皇权的高贵与遥不可及。
-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对宫廷生活的描写,反映出作者对知识与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病痛的感慨,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天禄阁:象征文化与知识的殿堂。
- 甘泉侍从:代表权力与侍奉,体现出皇宫的生活。
- 龙楼:皇权的象征,体现出高贵与遥远。
- 诗寄洛阳:象征着文化的交流与思念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天禄阁”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皇权
- B. 文化与知识
- C. 友情
- D. 自然
-
诗中提到的“洛阳”主要代表什么?
- A. 贫穷
- B. 文化交流
- C. 战争
- D. 离别
-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什么的思念?
- A. 自然
- B. 权力
- C. 朋友
- D. 财富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赋得古原草送别》 by 白居易
- 《春望》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 by 李白:
- 两首诗均表达了对友人或故乡的思念,但白居易的诗更侧重于友谊的珍视,而李白的诗则更具个人情感的流露。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文集》
- 《唐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