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兴五首并序》

时间: 2025-01-06 06:50:51

七年四月,予罢河南府,归履道第。

庐舍自给,衣

储自充,无欲无营,或歌或舞,颓然自适,盖河洛

间一幸人也。

遇兴发咏,偶成五章,各以首句命为

题目。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咏兴五首并序》

白居易

七年四月,予罢河南府,归履道第。庐舍自给,衣储自充,无欲无营,或歌或舞,颓然自适,盖河洛间一幸人也。遇兴发咏,偶成五章,各以首句命为题目。

白话文翻译:

在唐代七年四月,我辞去了河南府的官职,回到了履道的家。我的住所能够自给自足,衣食也得到了满足,心中没有欲望和烦恼,有时歌唱,有时跳舞,悠然自得,真是河洛地区的一个幸运人。遇到兴致,便随兴吟咏,偶然写成了五首诗,每首以首句命名为题目。

注释:

  1. 七年四月:指的是唐代七年(年号)的四月,具体年份需考证。
  2. :我,指白居易。
  3. 庐舍自给:房屋和生活的基本需求能够自给自足。
  4. 颓然自适:颓然:放松、懒散的样子,自适:自得其乐。

典故解析:

  • 河洛:指的是黄河和洛水流域,历史上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象征着文化的繁荣和人们的安居乐业。
  • 幸人:指的是生活富足、心情愉快的人,强调白居易的满足与幸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生于772年,卒于846年。其诗歌语言通俗易懂,内容广泛,涵盖政治、生活、爱情等多个方面。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提倡诗歌应贴近现实、反映民生。

创作背景: 《咏兴五首》是白居易在辞去官职后,回归田园生活时创作的,这段时间他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内心平静,因而产生了灵感,写下了这五首诗歌,以表达他内心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咏兴五首》展现了白居易在辞官后的悠闲生活,诗歌通过简单而朴素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珍惜。白居易的生活态度在诗中表现得尤为鲜明:他无欲无求,安然自得,体现了对物质的淡泊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这种生活观念在唐代士人中并不常见,反映了他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五首诗虽各自独立,然而其背后都流露出一种闲适的情绪,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对自然与人性真善美的追求。在这些诗中,白居易不仅展示了个人的情感,也传达了一种普遍的人生哲学,值得后人深思。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七年四月:引入时间背景,表明时代。
    • 予罢河南府:自我介绍,表明身份。
    • 归履道第:回到家乡,强调归属感。
    • 庐舍自给:生活自给自足,表现宁静。
    • 无欲无营:无欲望,无繁忙,体现内心宁静。
    • 或歌或舞:生活多姿多彩,展现自由。
    • 颓然自适:放松自得,体现对生活的满足。
  2.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无欲无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淡泊。
    • 拟人:将生活描绘为一个有情感的状态,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3. 主题思想

    •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由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1. 庐舍:代表诗人的居住环境,象征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2. 衣储:象征着对物质生活的满足。
  3. 歌舞:象征着生活的乐趣与精神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居易的《咏兴五首》是在哪个朝代创作的?

    • A. 宋代
    • B. 唐代
    • C.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庐舍自给”意思是:

    • A. 生活需要别人帮助
    • B. 自己的生活能够自足
    • C. 生活十分奢华
  3.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反映了什么?

    • A. 对官场的追求
    • B.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C. 对权力的渴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的《咏兴五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白居易更侧重于日常生活的细节描写,而王维则更注重意境的营造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文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