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宋德器致爽轩》
时间: 2025-01-19 15:30: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将军啸咤风雷生,一诺之宠千金轻。
仰头看山默不应,此段王郎真绝人。
人言爽气定何物,面目俨然君不识。
非氛非祲非烟云,可以意了难口说。
子猷拄笏人笑痴,先生作斋人愈疑。
但知谈河不救渴,岂信秀色能充饥。
千峰横青朝过雨,折简招归入诗句。
傥有俗客来叩门,为道我眠卿且去。
白话文翻译
将军的吼声犹如风雷般震撼,许诺的宠爱轻如千金。
我仰望高山却默默无语,这段诗句真是绝妙的王郎之作。
人们说清爽的气息是什么,我面目端庄却让你不识我。
这不是雾霭、不是烟云,虽然可以意会却难以言说。
子猷手握朝政的人们笑我痴狂,先生独守斋房的人们更是怀疑。
但知道谈论河流无法解渴,怎么能相信美丽的景色能填饱肚子。
千峰在青色的晨光中横亘,雨过之后我折简招归入诗句。
如果有俗客来叩门,请告诉他们我正在熟睡,你们且去吧。
注释
- 啸咤:大声吼叫,形容声音响亮。
- 一诺:一次承诺,指许诺的轻重。
- 仰头看山:向上仰望高山,表达对自然的敬仰。
- 爽气:清新的气息,常指大自然的气息。
- 子猷:指的是古代某位名人,这里可能指代某种身份或地位。
- 折简:折叠纸简,古时用于书写的纸张。
- 俗客:平常的客人,可能指不懂诗意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吕,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因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被后人所称道。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雅士追求自然与内心宁静之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致与人情世态,表达自我情感与理想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将军的豪迈气概开篇,描绘了一个充满力量与美感的场景。诗人用“啸咤风雷生”来形象化将军的气势,展现了英雄豪杰的风范。接着,诗人转向对自然的赞美,通过“仰头看山默不应”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与对话,却又回归到一种无言的孤独之感。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非氛非祲非烟云”一句,强调了自然的纯净和真实,诗人认为这些都无法用语言完全表达,“意了难口说”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悟。后面的“子猷拄笏人笑痴”则表现出诗人对世俗的无奈与不屑,指出单靠言语无法满足内心的渴望。
最后,诗人通过“千峰横青朝过雨”描绘出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用“折简招归入诗句”来表达对诗歌创作的渴望与执着,最后一句则表现出对世俗纷扰的拒绝,呈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将军啸咤风雷生:将军的声音如同风雷般震撼,象征着勇敢与豪情。
- 一诺之宠千金轻:承诺的宠爱相较于千金显得轻松,表达出诺言的珍贵和容易。
- 仰头看山默不应:抬头看山却无言以对,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
- 此段王郎真绝人:称赞诗句的绝妙,暗指王郎的才华。
- 人言爽气定何物:他人对清新气息的探讨,揭示出一种哲学思考。
- 面目俨然君不识:我端庄的面貌却让你不识,表现出孤独感。
- 非氛非祲非烟云:强调这不是烟雾,暗示自然的真实与纯粹。
- 可以意了难口说:虽然可以理解却难以言表,表现出言语的局限。
- 子猷拄笏人笑痴:指某些人对诗人的轻视,表现出世俗的无知。
- 先生作斋人愈疑:对隐居者的怀疑,反映出社会对不合群者的看法。
- 但知谈河不救渴:只知道谈论河流,无法满足内心的渴望。
- 岂信秀色能充饥:怎么能相信美景能填饱肚子,表现出对现实的清醒认知。
- 千峰横青朝过雨:描绘雨后清晨的山景,展现自然之美。
- 折简招归入诗句:用诗句记录内心的感受,表现出对创作的热爱。
- 傥有俗客来叩门:若有平常客人来访,表现出对世俗的疏离。
- 为道我眠卿且去:告知来客我正在休息,暗示对世俗的拒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将军的声音比作风雷,增强了气势。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多有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自然景象被赋予了情感,增加了诗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拒绝,展现出一种宁静、超然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将军:象征英雄与豪迈,表达出对勇气的向往。
- 高山:自然的伟岸与庄重,象征着高尚的品德。
- 清气:代表自然的清新,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千峰:自然的壮丽,象征着灵感与创作的源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将军啸咤”表现了什么样的气势?
A. 温柔 B. 豪迈 C. 悲伤 -
“仰头看山默不应”中,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失落 B. 期待 C. 敬畏 -
诗中提到的“子猷”指的是:
A. 一位名士 B. 诗人的朋友 C. 一位将军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王维《鹿柴》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杜甫《望岳》:同样表现出对高山的敬仰,但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
- 王维《鹿柴》:描绘宁静的自然环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李吕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