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其二》
时间: 2025-01-06 07:50:1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洞仙歌 其二
月痕霜晕,雪染冰裁剪。
车马尘中甚曾见。
自扬州吟罢,踏遍西湖,
堪爱处,偏是情高韵远。
冷香惊梦破,姑射人归,
图画空遗旧妆面。
问何事东君,先与春心,
还又是容易飞花片片。
对暮寒修竹哽无言,
更画角层城,夜闻吹怨。
白话文翻译:
月光映照在霜上,雪花染白了冰面。
在车马尘土中我曾见过这些。
自从在扬州吟唱完后,踏遍了西湖,
最可爱的地方,偏偏是那情韵高远的所在。
冷香破了梦,姑射仙子归来,
画中的人儿却遗留下旧妆容。
我问东风,为什么首先给了春天的心,
难道这又是那飞花片片容易飘散的缘故吗?
面对暮寒修竹我无言以对,
更画角声传来,夜里听到怨曲。
注释:
- 月痕霜晕:月光照在霜上的痕迹,形容夜晚的宁静与清冷。
- 雪染冰裁剪:雪花覆盖在冰面上,形成如裁剪的美丽景象。
- 姑射人:传说中的仙女,寓意美丽而遥不可及的人。
- 东君:指春天的神灵,象征春天的来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卢祖皋,宋代著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其诗风清新脱俗,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受当时社会文化氛围影响,诗人常借景抒情,反映个人对自然的感悟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洞仙歌 其二》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开篇通过“月痕霜晕”和“雪染冰裁剪”展现出清冷和宁静的夜晚,营造出一种淡雅的意境。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回忆起在扬州吟唱和西湖游玩的经历,这种游历不仅是对自然的向往,更是对情感的追求。诗中“堪爱处,偏是情高韵远”点出诗人对高雅情感的追求与向往。
在后面的描绘中,诗人提到“冷香惊梦破”,暗示着梦境的破灭与现实的无情,姑射仙子归来,似乎象征着那种美好幻影的消逝。诗人再问“何事东君”,反映出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寻,然而“飞花片片”的易逝又让人感到无奈与惆怅。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依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感受,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思索,情感真挚,意象丰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月痕霜晕,雪染冰裁剪:描绘了清冷夜晚的景象,营造出诗歌的氛围。
- 车马尘中甚曾见:回忆过去的经历,带有一丝感慨。
- 自扬州吟罢,踏遍西湖: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向往与追求。
- 堪爱处,偏是情高韵远:强调对高雅情感的渴望。
- 冷香惊梦破,姑射人归:梦境的破碎与现实的归来,象征着美好的幻灭。
- 问何事东君,先与春心:探询春天的来临,反映出对美好的向往。
- 对暮寒修竹哽无言:面对寒冷的竹林,诗人感到无言以对的孤独。
- 更画角层城,夜闻吹怨:夜晚的悲怨之声,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月痕霜晕”等意象比喻自然的美丽。
- 拟人:赋予“东君”以情感,增加了诗意。
- 对仗:如“冷香惊梦破,姑射人归”,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月:象征宁静与思考。
- 霜:代表寒冷与清冷的氛围。
- 雪:象征纯洁与美丽。
- 春:代表生机与希望。
- 竹:象征坚韧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月痕霜晕”描绘了什么样的意境?
- A. 热闹的城市
- B. 清冷的夜晚
- C. 春暖花开
- D. 烈日炎炎
-
“姑射人归”中的“姑射”指的是?
- A. 一种花
- B. 一位仙女
- C. 一种乐器
- D. 一种动物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洞仙歌 其二》更倾向于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李白则多表现豪放的个性与壮阔的景象。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表达各有侧重。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宋代诗人的作品进行收录与分析。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提供古典诗词的赏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