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竹篱茆舍》

时间: 2025-01-01 14:57:50

竹篱茆舍,底是藏春处。

玉蓓锁檀心,带黄昏、轻烟细雨。

神清骨莹,端似雪堂仙,临岁晚,傲寒威,寂寞江村住。

琼林阆苑,有信终归去。

冷暖笑凡情,辨南枝、北枝几许。

灵芳绝艳,知肯为谁容,东阁里,西湖畔,总与花为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蓦山溪·竹篱茆舍
作者: 佚名 〔宋代〕

竹篱茆舍,底是藏春处。
玉蓓锁檀心,带黄昏轻烟细雨。
神清骨莹,端似雪堂仙,
临岁晚,傲寒威,寂寞江村住。
琼林阆苑,有信终归去。
冷暖笑凡情,辨南枝北枝几许。
灵芳绝艳,知肯为谁容,
东阁里,西湖畔,总与花为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竹篱茆舍的宁静环境,仿佛是春天的藏身之处。诗中提到的“玉蓓”象征着美好的情感,带着黄昏的轻烟细雨,营造出一种温柔的氛围。词人感到心神清明、骨骼晶莹,宛如雪中的仙人,虽然临近岁末,却在寒冷中傲然自处于寂寞的江村。琼林阆苑的美丽景象让人心向往之,尽管在生活中经历冷暖的笑与泪,依然能分辨南北的枝头花影。最后,词人感叹灵秀的花儿究竟为谁开放,无论是在东阁还是西湖,花始终是主角。


注释:

字词注释:

  • 竹篱茆舍:用竹子和茅草搭建的房舍,象征简单而朴素的生活。
  • 玉蓓:比喻美丽的花朵。
  • 神清骨莹:形容人的精神状态清新,身体健康。
  • 雪堂仙:比喻高洁的隐士或仙人。
  • 琼林阆苑:美丽的地方,常用于形容仙境。

典故解析:

  • 雪堂仙:出自古代对高洁隐士的称谓,表达词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 江村:意指偏远、静谧的生活环境,与诗人内心的孤寂相呼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该词的作者为宋代的佚名诗人,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发展的繁荣时期,诗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创作背景:
这首词大约创作于宋代,是在一个春天的黄昏时分,作者处于一个宁静的环境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人情冷暖,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竹篱茆舍为背景,画面安静而温馨,仿佛是一个隐士的栖息之地。词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与人情的交融。第一句“竹篱茆舍,底是藏春处”,便为整首词奠定了一个宁静、温暖的基调。接下来的“玉蓓锁檀心”,则以生动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内心的美好与纯净。

在“神清骨莹”中,词人通过对自身状态的描绘,表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淡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晚的寒意袭来,词人却能在这样的境遇中,傲然自处,显示出一种强大的内心力量。

“琼林阆苑,有信终归去”这句表现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尽管现实生活中有冷暖之情,但词人依然能够通过观察自然,找到心灵的归宿。最后的“灵芳绝艳,知肯为谁容”,则引发出对花儿盛开的意义的思考,既是对生命的追问,也是对爱的渴望。

整首词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既有对春天的向往,也有对孤独的反思,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竹篱茆舍,底是藏春处:描述了一个安静的居所,暗示春天的美好常在其中。
  2. 玉蓓锁檀心:比喻心中珍藏的美好情感。
  3. 神清骨莹:描绘精神状态的清新,身体的健康。
  4. 临岁晚,傲寒威:面对年末的寒冷,依然保持高傲的姿态。
  5. 寂寞江村住:表达孤独的乡村生活。
  6. 琼林阆苑,有信终归去:向往美好理想,渴望归去的心情。
  7. 冷暖笑凡情:经历生活的冷暖,仍保持对世俗情感的理解。
  8. 灵芳绝艳,知肯为谁容:对花的美丽和其开放意义的思考。
  9. 东阁里,西湖畔,总与花为主:强调花朵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蓓”比喻美好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使其更加生动。
  • 对仗:如“东阁里,西湖畔”,增强诗的音韵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并在孤独中寻找生命的意义与归宿,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篱茆舍:象征质朴的生活。
  • :象征生机与希望。
  • 玉蓓:象征纯洁的爱情或情感。
  • 寒威:象征生活的艰辛与挑战。
  • 灵芳:象征生命的美丽和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词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 A. 冬天
    • B. 春天
    • C. 秋天
    • D. 夏天
  2. 词中提到的“玉蓓”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美好情感
    • C. 友情
    • D. 权力
  3. 诗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孤独生活?

    • A. 感到悲伤
    • B. 感到高傲
    • C. 感到无奈
    • D. 感到快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
  • 苏轼《水调歌头》:在对自然的描绘中融入了更多的哲理思考,展现了更为广阔的生活境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赏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