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

时间: 2025-01-01 15:27:51

古寺良宵,轻寒浥露,开户月明如素。

中庭竹柏影交加,疑藻荇清流横布。

羌笛谁家,啼乌币树,更向空台散步。

此时光景忍高眠,我与君闲人有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鹊桥仙》
作者:高士奇 〔清代〕

古寺良宵,轻寒浥露,开户月明如素。
中庭竹柏影交加,疑藻荇清流横布。
羌笛谁家,啼乌币树,更向空台散步。
此时光景忍高眠,我与君闲人有数。


白话文翻译

在一座古老的寺庙里,夜色宁静,微寒的空气中沾满了露水,打开窗户,月光明亮得像白色的素绸。
院中竹子和柏树的影子交错在一起,似乎清澈的水流在横亘其间。
不知是哪家羌笛在吹奏,乌鸦在树上啼叫,我又在空旷的台子上散步。
此时的光景让我不忍心高卧,我和你这闲人可以有几分闲聊。


注释

字词注释

  • 良宵:美好的夜晚。
  • 轻寒:微微的寒意。
  • 浥露:沾染露水。
  • 开户:打开窗户。
  • 如素:像白色的素绸,形容月光洁白。
  • 交加:交错、重叠。
  • 藻荇:水中的水草。
  • 羌笛:一种民间乐器,常用于表达情感。
  • 啼乌:乌鸦叫声。
  • 忍高眠:不忍心高卧,意指享受此美好时光而不愿入睡。

典故解析
“羌笛”常象征思乡之情,古时羌族流行吹笛,表达对故乡或友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士奇(1686年-1779年),字子升,号惭愧,清代诗人,生于江苏,后居于北京。他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古典文化的深厚理解而著称。

创作背景
《鹊桥仙》创作于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被古寺的静谧和月光的美丽所吸引,表达了他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鹊桥仙》是一首描绘夜晚景色的诗,诗人通过对古寺夜色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幽淡雅的氛围。开头几句,诗人以“古寺良宵”引入,立即让人感受到一种静谧的夜晚。微寒的空气和露水的意象,既传达出夜晚的清新,又暗示了秋冬的来临。

“开户月明如素”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明亮,给人一种洁净、明朗的感觉。接下来的“中庭竹柏影交加,疑藻荇清流横布”,用竹子和柏树的影子与水草相映成趣,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传达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心境。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羌笛的声音和乌鸦的啼叫,更加丰富了夜晚的氛围,同时也引起了对身世的思考。最后一句“此时光景忍高眠”,更是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此美景的不舍与珍惜。

整首诗清新而富有情感,既表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也透露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古寺良宵:引入背景,描绘出宁静的夜晚。
  2. 轻寒浥露:细致描绘夜晚的清冷与露水,增加氛围感。
  3. 开户月明如素:月光清澈明亮,增强了夜的美感。
  4. 中庭竹柏影交加:影子的交错,表现出一种生动的画面感。
  5. 疑藻荇清流横布:水草的意象,丰富了自然的细节。
  6. 羌笛谁家:引入音乐元素,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7. 啼乌币树:乌鸦的叫声,带有一种孤独感。
  8. 更向空台散步:表达诗人放松心情,享受夜景。
  9. 此时光景忍高眠:抒发对美好时光的不舍。
  10. 我与君闲人有数:与友人共赏此景,显得悠然自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比作“素”,形象而生动。
  • 拟人:通过“啼乌”赋予乌鸦情感。
  • 对仗:如“古寺良宵”与“轻寒浥露”,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宁静时光的珍惜,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安宁。


意象分析

  • 古寺:象征宁静与历史。
  • 月光:象征纯洁与明朗。
  • 竹柏:象征坚韧与生机。
  • 羌笛:象征思乡与情感。
  • 露水:象征清新与生命的滋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古寺良宵”指的是什么样的环境?
    A. 嘈杂的城市
    B. 宁静的夜晚
    C. 迷雾的森林

  2. “开户月明如素”中“如素”意指:
    A. 像白色的素绸
    B. 像金色的阳光
    C. 像黑色的乌鸦

  3. 诗人为何不愿意高卧?
    A. 因为饿
    B. 因为想吃东西
    C. 因为珍惜美好时光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水调歌头》-苏轼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描绘了夜晚的美景,但更侧重于思乡之情。
  • 《水调歌头》则以月亮为主题,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情感更为深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高士奇研究》
  • 《唐诗与宋词的比较分析》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高士奇的《鹊桥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