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 与圆虚道人薄游湖上,晚过高氏庄作》

时间: 2025-01-04 10:39:36

承平池馆,梦绕西湖路。

应恨我来迟,蓦惊回、佳期细数。

吟箫倦倚,无复谱当年,明月在,暗尘流,不为行云驻。

游情画舸,寂寞从朝暮。

谁念畏登临,堕西风、颓然废圃。

人家门巷,燕子欲归时,怀故国,想平居,休问闲歌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承平池馆,梦绕西湖路。
应恨我来迟,蓦惊回佳期细数。
吟箫倦倚,无复谱当年,明月在,暗尘流,不为行云驻。
游情画舸,寂寞从朝暮。
谁念畏登临,堕西风颓然废圃。
人家门巷,燕子欲归时,怀故国,想平居,休问闲歌舞。

白话文翻译

在平安宁静的池馆中,梦游在西湖的路上。
我该恨自己来得太晚,蓦然惊醒,细细数算美好的时光。
倚靠着吟箫,感到疲倦,再也无法谱写往年的乐章,
明月依旧在,暗尘流转,却不为行云驻留。
我在画舸上游玩,感到从早到晚的寂寞。
谁会在意登高望远,西风萧瑟,荒废了园圃。
人家的门巷,燕子在归来的时候,
我怀念故国,想念平静的生活,
不再问那些闲暇的歌舞。

注释

  • 承平池馆: 指安宁的住处或景区。
  • 梦绕西湖路: 梦游在美丽的西湖边上。
  • 佳期: 美好的时光或约定。
  • 吟箫: 演奏箫的乐曲。
  • 暗尘流: 形容时间或世事的流逝。
  • 游情画舸: 指在画舸上游玩,感受到的情感。
  • 燕子欲归时: 燕子在归来的季节,象征着思乡之情。
  • 怀故国: 怀念自己的祖国。

典故解析

  • 西湖: 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象征着美丽与宁静。
  • 明月: 常用来寄托思乡之情,暗示诗人对往昔的怀念。
  • 燕子: 燕子归来常常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及希望,也代表着归属感。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陈洵,清代诗人,生于晚清动荡时期,擅长古诗词,作品多表达对故国的思念与个人情感。
  • 创作背景: 诗作是在与友人游湖时的感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个人境遇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写的是作者在游湖的过程中,感受到的时光流逝与对昔日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通过“承平池馆”与“梦绕西湖路”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似乎让人置身于西湖的美丽景色中。然而,随着对“佳期”的回忆,诗人感到一丝惋惜,暗示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失去。

诗中“吟箫倦倚”,表现了诗人对往昔的留恋,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似乎再也无法重现过去的乐章。“明月在,暗尘流”,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明月的恒久与暗尘的无情,时间的流逝是不可逆转的。

随着“游情画舸,寂寞从朝暮”,诗人逐渐陷入一种孤独的情绪。即使在美丽的湖上,心中却充满了无奈与寂寞,显示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诗人感叹人家门巷,燕子归来时,怀念故国与平静的生活,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令人感受到一股淡淡的忧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承平池馆: 描述宁静的环境,暗示着和谐的社会状态。
  2. 梦绕西湖路: 诗人对美好景象的向往。
  3. 应恨我来迟: 自责未能及时享受美好时光。
  4. 蓦惊回佳期细数: 突然惊醒,细细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
  5. 吟箫倦倚: 表达了对往年音乐的厌倦与无奈。
  6. 明月在,暗尘流: 对比永恒与流逝,表现时间的无情。
  7. 游情画舸: 描绘游玩时的情感与孤独。
  8. 谁念畏登临: 反映出对高处的畏惧与无所作为的感慨。
  9. 人家门巷: 归乡情结的体现。
  10. 怀故国: 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
  11. 休问闲歌舞: 对于世俗娱乐的漠视,强调内心的孤独感。

修辞手法:

  • 对仗: 如“明月在,暗尘流”,对照出事物的对立。
  • 比喻: 将时间比作流动的暗尘,生动形象。
  • 拟人: “燕子欲归时”,燕子被赋予了情感,强调思乡之情。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西湖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湖: 美丽与宁静,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向往。
  • 明月: 寄托思乡与怀旧的情感,象征永恒。
  • 燕子: 归属感与思乡情,象征着温暖和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了哪个著名的景区?

    • A. 西湖
    • B. 长江
    • C. 黄山
  2. 诗人对过去的感情是怎样的?

    • A. 快乐
    • B. 怀念与惋惜
    • C. 漠不关心
  3. 诗中提到的“明月”象征着什么?

    • A. 美好
    • B. 失落
    • C. 永恒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可以将陈洵的这首诗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陈洵的诗更加注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李白则通过月亮寄托了对家乡的思念。两首诗都在不同的背景下,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与故乡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