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

时间: 2025-01-19 23:53:37

水傍边,山尽处。

唤取云来,共我山头住。

分得一江风共雨。

满院芙蓉,更听红妆舞。

趁霜晴,闲独步。

那里烟村,有个梅花树。

小径斜穿来又去。

醉后知他,有甚青云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傍边,山尽处。唤取云来,共我山头住。分得一江风共雨。满院芙蓉,更听红妆舞。趁霜晴,闲独步。那里烟村,有个梅花树。小径斜穿来又去。醉后知他,有甚青云路。

白话文翻译:

在水边,山的尽头。呼唤云彩,愿它与我一起住在山头。分享这江边的风雨。院子里满是芙蓉花,听那红妆女子的舞蹈。趁着霜后晴朗天气,我独自闲步。那边的烟村,有一棵梅花树。小路斜斜地来去。醉后才知道,那里有什么青云之路。

注释:

  • 水傍边:水边,指河流或湖泊的旁边。
  • 山尽处:山的尽头,隐喻远方的山景。
  • 唤取云来:呼唤云彩过来,表达对自然景色的向往。
  • 分得一江风共雨:共享江边的风和雨,体现与自然的和谐。
  • 满院芙蓉:院子里开满了芙蓉花,象征美丽和生机。
  • 红妆舞:指穿着红色衣服的女子跳舞,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
  • 趁霜晴:利用霜后天气晴朗的时机,表现生活的惬意。
  • 烟村:烟雾缭绕的村庄,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
  • 梅花树: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
  • 小径斜穿:小路蜿蜒穿行,表现自然的曲折与幽静。
  • 醉后知他:醉后才明白,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 青云路:象征理想与追求的道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紫芝,字仲明,号恕斋,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词作。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为主题,笔调婉约,情感细腻,富有音乐性。

创作背景:

《苏幕遮》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在此背景下,渴望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安宁,寄情于山水之中,以此表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苏幕遮》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与向往。开篇以“水傍边,山尽处”引入自然景观,诗人通过呼唤云彩,展现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表达对风雨的共享,形成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接着,诗人描绘了满院芙蓉花和红妆女子的舞蹈,构建出一幅生动而美丽的画面,传达出生命的活力与美好。

“趁霜晴,闲独步”,诗人享受着霜后的晴朗天气,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仿佛在与自然对话。烟村和梅花树的描绘,进一步增强了乡村的宁静与诗意。最后,诗人以“醉后知他,有甚青云路”总结,表达了对人生理想的思考,暗示人生的追求与理想的距离,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融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水傍边,山尽处:描绘出一个宁静的自然环境,水和山的结合象征着一种和谐。
  • 唤取云来,共我山头住:表现诗人渴望自然的情感,渴求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 分得一江风共雨:人与自然的共享,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满院芙蓉,更听红妆舞:描绘出院子里的生机与美丽,增添了生活的色彩。
  • 趁霜晴,闲独步:享受生活的闲适,体现出一种生活的态度。
  • 那里烟村,有个梅花树:描绘出一幅静谧的乡村画面,梅花象征着坚韧。
  • 小径斜穿来又去:小路的蜿蜒表现了自然的曲折与幽静。
  • 醉后知他,有甚青云路:表现出对人生理想的思考与感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云路”比喻理想与追求。
  • 拟人: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交融,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分得一江风共雨”中风雨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对理想人生的思考,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命与流动,代表着诗人的情感流淌。
  • :象征稳重与高远,代表着理想与追求。
  • 芙蓉花:象征美丽与青春,代表着生命的活力。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传达出诗人的品格追求。
  • 烟村:象征宁静与朦胧,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幕遮》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周紫芝
    C. 杜甫

  2. 诗中“趁霜晴”的意图是? A. 享受生活的闲适
    B. 追求理想
    C. 描绘自然

  3. “青云路”象征什么? A. 自然之美
    B. 理想与追求
    C. 生活的烦恼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感受与人情的思考,但更注重情感的表达。
  • 《静夜思》:描绘了月下思乡的情景,情感更为孤独与浓烈。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