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对菊
作者: 施枢 〔宋代〕
原文展示:
欲荒三径负归期,魂梦何曾到短篱。
九辩不歌陶令老,清香还许入谁诗。
白话文翻译:
想要荒废那三条小径,却又负了归期,灵魂和梦境何曾到达那短短的篱笆边?九辩的歌声不再传唱陶渊明的老去,清香的菊花又能被谁的诗歌所赞美?
注释:
- 欲荒:想要荒废。
- 三径:指隐者所居的小径,典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负归期:辜负了归去的时间。
- 魂梦:灵魂和梦境。
- 短篱:短小的篱笆,象征隐逸生活的简朴。
- 九辩:古代乐曲名,常与陶渊明联系在一起。
- 不歌:不再唱。
- 陶令:指陶渊明,号“陶令”,是著名的隐士和诗人。
- 清香:指菊花的香气。
- 入谁诗:被谁的诗所歌颂。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施枢,字子贞,号彦之,宋代诗人,擅长写景抒情。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象,反映隐逸生活,常有淡泊明志的气质。
-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施枢隐居时期,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菊花的喜爱,菊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高洁与独立。
诗歌鉴赏:
施枢的《对菊》通过对菊花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头的“欲荒三径负归期”传达了一种对归隐生活的渴望,却又因时间的流逝而感到无奈,似乎在说即使想要归隐,也难以逃避现实的束缚。接着“魂梦何曾到短篱”,诗人以短篱象征隐逸生活的理想场所,但即便是梦境也未能抵达,表现出一种无力感。
后两句“九辩不歌陶令老,清香还许入谁诗”则提到陶渊明,暗示对古代隐士的怀念,同时表达了对当下文学环境的失望,认为即使是菊花的清香,也难以被后人所重视。这种对现代与古代对比的感慨,体现了施枢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简洁而意蕴深远,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欲荒三径负归期:诗人渴望归隐,但因种种原因无法如愿。
- 魂梦何曾到短篱:即使在梦中也无法到达理想中的隐逸生活。
- 九辩不歌陶令老:古曲不再流传,陶渊明的诗意也随之消逝。
- 清香还许入谁诗:菊花的香气又能被谁所歌颂,暗含对当代文学的失望。
-
修辞手法:
- 对比:古代隐士的理想与现代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
- 象征:菊花象征高洁与独立,短篱象征隐逸生活的简单和朴素。
- 反问:用“入谁诗”引发读者思考。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对当代文学环境的失望,传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三径:象征隐逸的生活道路,代表了诗人内心的向往与追求。
- 短篱:象征简单的生活环境,体现了诗人的淡泊之情。
- 清香:菊花的香气象征高洁,反映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施枢的《对菊》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繁华生活的追求
-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C. 对权力的渴望
- “九辩不歌陶令老”中的“陶令”指的是谁?
- A. 陶渊明
- B. 陶侃
- C. 陶弘景
- 诗中提到的“短篱”象征什么?
- A. 繁华的城市
- B. 隐逸的生活
- C. 乡村的田园
- 施枢的《对菊》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系列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诗词对比:
- 施枢的《对菊》与陶渊明的《饮酒》有相似的主题,都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陶渊明更多地表现出洒脱与豁达,而施枢则带有一丝无奈与失落。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陶渊明研究》
以上内容为对《对菊》的全面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