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叶枢密题谢清音道人扇面》

时间: 2025-01-21 11:10:05

纷纷朝市利名忙,唯有山林与寄长。

枢相好奇聊玩物,道人弄笔欲专房。

方嫌小景鲛绡窄,忽辱新诗茧纸香。

潭府炎范无著处,聊将三伏助清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纷纷朝市利名忙,唯有山林与寄长。
枢相好奇聊玩物,道人弄笔欲专房。
方嫌小景鲛绡窄,忽辱新诗茧纸香。
潭府炎范无著处,聊将三伏助清凉。

白话文翻译:

诗的内容描绘了繁忙的朝市上人们追逐名利的景象,只有山林的宁静与寄情的长远是我所向往的。枢密大臣出于好奇,偶尔玩弄一些物品,而道人则专心于书写。虽然我觉得小小的景致如鲛绡般窄小,但忽然间,新的诗作却散发出茧纸般的香气。在炎热的潭府中,毫无去处,我只好借助三伏的凉风来解暑。

注释:

  • 纷纷:形容繁忙或混乱的样子。
  • 朝市:早晨的集市,指人们交易的地方。
  • 唯有:只有。
  • 寄长:寄情于长远的地方,指山林中的宁静。
  • 枢相:指枢密大臣,权势人物。
  • 好奇:出于好奇心。
  • :暂时。
  • 弄笔:书写。
  • 专房:专心于自己的房间或事务。
  • 小景:细小的景致。
  • 鲛绡:一种轻薄的绸子,形容狭窄。
  • 新诗:新写的诗作。
  • 茧纸香:指诗作散发出的香气。
  • 潭府:指潭水深处的府邸。
  • 炎范:炎热的样子。
  • 三伏:指夏季最热的时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姜特立,宋代诗人,字良弼,号惭愧,因其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受到后人的喜爱。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风光,诗风多变,深受文人推崇。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文人对名利的思考时期。诗人通过对比繁忙的朝市与宁静的山林,表达了对名利的厌倦与对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本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关于名与利、繁忙与宁静的对比。诗人在繁华的朝市中感受到的喧嚣与忙碌,令他倍感疲惫,因此他更向往那片宁静的山林。诗中提到的“枢相好奇”和“道人弄笔”二者的对比,展现了人在不同境遇下的不同追求,前者是对权势的好奇,后者则是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在第二联中,诗人感叹小景的狭窄,但同时又因新诗的香气而感到一丝慰藉,这种对小景的嫌弃与对诗作的赞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最后两句,诗人以“潭府炎范”自喻,表达了在炎热的夏季中对凉爽的渴望,象征着一种对清凉与宁静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名利与自然生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与哲理思考,具有很强的意象表现力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纷纷朝市利名忙:描绘市场繁忙的景象,暗示人们忙于追逐名利。
  2. 唯有山林与寄长:表达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3. 枢相好奇聊玩物:以权势人物的好奇心引出对物品的玩味,暗示浮华的生活。
  4. 道人弄笔欲专房:道人专心书写,显示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5. 方嫌小景鲛绡窄:虽觉小景狭窄,但仍保持对其的欣赏。
  6. 忽辱新诗茧纸香:新诗的香气令诗人陶醉,象征着艺术的魅力。
  7. 潭府炎范无著处:在炎热中感到无处可去,暗示对清凉的渴望。
  8. 聊将三伏助清凉:借助三伏的凉风来解暑,体现诗人对自然清凉的期待。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朝市的繁忙与山林的宁静,突显出诗人的内心矛盾。
  • 意象:鲛绡、小景、茧纸香等意象丰富了诗的层次,传达了诗人对艺术与自然的热爱。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名利的厌倦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展示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与清凉宁静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朝市:象征社会的繁华与名利的追逐。
  • 山林:象征宁静、自然与内心的寄托。
  • 新诗:象征艺术的魅力与灵感的迸发。
  • 潭府:象征着隐秘与深邃的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枢相”指的是哪个角色?

    • A. 诗人
    • B. 权势人物
    • C. 道士
    • D. 商人
  2. 诗人在诗中对朝市的态度是:

    • A. 喜欢
    • B. 厌倦
    • C. 无所谓
    • D. 向往
  3. “潭府炎范无著处”中,诗人对环境的感受是:

    • A. 凉爽
    • B. 炎热
    • C. 舒适
    • D. 幸福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王维《鹿柴》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首诗都表现出对自然的向往,但姜特立更偏向于对名利的反思,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美与心灵的平静。两者都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但情感的基调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