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江东王端明》
时间: 2025-01-01 20:08:3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江东王端明》
德人大江南,壶歌温玉帐。
三岁丰年玉,民倚嵩华壮。
政碑满七尺,赐盖高一丈。
平生诗有声,行与李杜抗。
余力到行草,妙合晋人样。
如此不赐环,颇复辜众望。
前时幕下生,今作倚门肮。
故动还远思,一放清江涨。
身如龟甲卷,书自鱼乙放。
南风造新凉,爽气来叠嶂,
壶觞得自引,茵鼎保无恙。
原公介厚禨,中卣调秬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江东王端明的寄托之情,赞美了他的德行和政治才能。诗人以“德人大江南”开篇,称赞王端明如大江般宽广的胸怀。接着提到丰年的美好和民众依赖的情形,暗示王端明在政务上的成功。诗中还提到诗人的成就,表示自己与李白、杜甫等伟大诗人相抗衡,余力尚能挥洒行草,展现出对美好书法的追求。然而,诗人感慨自己未能得到应有的荣誉,表达了对世俗期待的失望。最后,诗人以清江的涨水、南风的凉爽,象征着理想与自由的追求。
注释:
- 德人:品德高尚的人。
- 壶歌:指饮酒作歌的欢愉场景。
- 丰年:指丰收的年份。
- 政碑:政绩的碑文,象征功绩。
- 李杜:指李白和杜甫,两位伟大的唐代诗人。
- 行草:一种书法体,结合行书与草书。
- 环:指环佩,象征地位和荣华。
- 倚门肮:暗指身份的降低,或失去原有的光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翌,宋代诗人,他的诗风多表现豪放之情,常常以抒怀见长。其作品多涉及政治、人生哲理等,具有较强的现实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对江东王端明的友谊与敬仰之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德才兼备的政治人物的崇敬和期待。
诗歌鉴赏:
《寄江东王端明》是朱翌寄情于友的作品,开篇直抒胸臆,表露出对王端明的高度评价,诗中运用富有意象的描绘,展现出诗人与王的深厚情谊。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对王端明的德行和政治成就的赞美,展现出诗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同时,诗人自述的诗歌成就,表明他对自己艺术追求的坚持。后半部分则流露出对世俗未能认可自己的失落感,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的思考。整首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使得对友人的赞美与自我反思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丰富的情感层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德人大江南:赞美王端明的德行如大江般宽厚。
- 壶歌温玉帐:描绘温暖的环境和欢快的饮酒歌唱,营造出友谊融洽的氛围。
- 三岁丰年玉:提及丰收的美好象征。
- 民倚嵩华壮:民众因王端明的政绩而感到自豪。
- 政碑满七尺,赐盖高一丈:表明王端明的功绩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 平生诗有声,行与李杜抗:自信地表示自己的诗歌成就不逊于李白和杜甫。
- 余力到行草:表明自己在书法上也有独特的追求。
- 如此不赐环:感慨未得到应有的荣誉。
- 前时幕下生:反映自己曾在王端明幕下工作,现在却失去了一部分身份。
- 故动还远思:表达对过去的追忆和思考。
- 一放清江涨:象征理想的追求与精神的自由。
- 身如龟甲卷:自我感叹,似乎陷入了某种束缚。
- 书自鱼乙放:表达对文字和书法的热爱。
- 南风造新凉:描绘自然的清新,象征新的希望。
- 壶觞得自引:享受饮酒的乐趣。
- 茵鼎保无恙:祝愿友人安康。
- 原公介厚禨:寄托对王端明的祝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王端明比作“大江”,形象化地表达其宽广的品德。
- 对仗:如“德人”和“丰年玉”,增强了诗的音乐性。
- 意象:自然景象的描写如“南风”、“清江”,表达情感的层次。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对政治理想的追求以及对自身处境的反思。通过对王端明德行的赞美,表现出诗人对理想政治的期待,同时流露出对自我价值未被认可的失落感,形成了深刻的对比和情感交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大江:象征宽广的胸怀与德行。
- 丰年:象征富饶与美好生活。
- 南风:象征清新与希望。
- 壶觞:象征友谊与欢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德人”指的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王端明
- D. 朱翌
-
诗中提到的“丰年”主要指什么?
- A. 贫穷
- B. 丰收的年份
- C. 战乱
- D. 不幸
-
诗人对自己的诗歌成就持什么态度?
- A. 自卑
- B. 自信
- C. 无所谓
- D. 失望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比较朱翌与李白在诗歌中对友谊的描绘,朱翌侧重于对王端明的赞美,而李白则更强调酒诗中的豪放与洒脱。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