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用贺方回韵)》

时间: 2025-01-08 02:04:43

宝林岩畔凌云路。

记藉草、寻梅去。

咏绿书红知几度。

行云归后,碧云遮断,寂寞人何处。

一声长笛江天暮。

别后谁吟倚楼句。

匀面照溪心已许。

欲凭锦字,写人愁去,生怕梨花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青玉案(用贺方回韵)
作者: 程垓 〔宋代〕

宝林岩畔凌云路。记藉草寻梅去。
咏绿书红知几度。行云归后,碧云遮断,寂寞人何处。
一声长笛江天暮。别后谁吟倚楼句。
匀面照溪心已许。欲凭锦字,写人愁去,生怕梨花雨。

白话文翻译:

在宝林岩旁,走上那条通向云端的路。记得那时我在草丛中寻梅花。吟咏着绿叶红花,不知道过去了多少次。行云归来后,碧空中的云彩遮住了视线,寂寞的人不知道该往哪里去。一声长笛在江边的黄昏中响起,离别之后,谁会在楼上吟唱那诗句呢?溪水映照着我的心意已经许诺。想要用锦字将我的忧愁写去,生怕那梨花的细雨又让我的愁绪加重。

注释:

  • 宝林岩:地名,可能是诗人曾经游历之地。
  • 凌云路:指高处的道路,象征追求理想或境界。
  • 藉草寻梅:隐喻在艰苦环境中追寻美好事物。
  • 行云归后:形容云彩移动后的宁静。
  • 长笛:乐器,象征离别的哀愁。
  • 匀面照溪:形容溪水的清澈,反射心中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程垓,宋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其诗词作品以情感细腻和意境深远著称。其诗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作者经历离别或孤独时创作,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无奈。诗中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内心的情感变化。

诗歌鉴赏:

《青玉案》是一首情感深邃的词作,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寄托着对过往时光的追忆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开头的“宝林岩畔凌云路”描绘了一幅高远清新的画面,展现了诗人追求理想和美的心态。而“记藉草寻梅去”则引发了读者对过去游历的遐想,仿佛看到诗人当年在草丛中寻找梅花的情景,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也夹杂着一丝无奈与寂寞。

随着诗情的发展,诗人逐渐转向内心的孤独体验。“行云归后,碧云遮断,寂寞人何处”这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相结合,表达出一种迷茫与无助。长笛声响起,仿佛在呼唤着离别的哀愁,令人感到时光的无情与人生的孤独。

最后两句“欲凭锦字,写人愁去,生怕梨花雨”,则将诗人内心的忧愁具象化,渴望用华丽的词句将其抒发出来,但又担心梨花细雨会加重这份愁绪,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与忧愁之间的微妙关系。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使得整首词既有视觉的美感,又有情感的深度,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宝林岩畔凌云路。”:描绘高远的自然景象,暗示追求高远理想。
  2. “记藉草寻梅去。”:追忆过去的寻梅经历,体现对美好的向往。
  3. “咏绿书红知几度。”:表达吟咏自然之美的经历,时间的流逝。
  4. “行云归后,碧云遮断,寂寞人何处。”: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对比,体现孤独感。
  5. “一声长笛江天暮。”:长笛声象征离别与哀愁。
  6. “别后谁吟倚楼句。”:感慨离别后无人与共,增加孤独感。
  7. “匀面照溪心已许。”:溪水映照内心情感,心意已然许诺。
  8. “欲凭锦字,写人愁去,生怕梨花雨。”:表达用文字宣泄情感的渴望,担忧愁绪加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心情进行对比。
  • 拟人:长笛声被赋予情感,表现离别的哀愁。
  • 对仗:如“咏绿书红知几度”,增强诗韵。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对孤独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展现出诗人对人情世态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宝林岩:象征高远与清幽的理想。
  • 梅花:代表美好与追求。
  • 长笛:象征离别时的思念。
  • 梨花雨:象征忧愁与细腻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宝林岩畔凌云路”中的“凌云路”指的是什么? A. 低洼的道路
    B. 高远的道路
    C. 一条河流
    D. 一条村路

  2. 诗中“咏绿书红知几度”描绘的是什么情景? A. 书房的景象
    B. 自然景色的变化
    C. 离别的情景
    D. 诗人的家庭生活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程垓的《青玉案》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人生的感慨,前者更侧重于自然意象与情感的结合,而后者则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女性的柔情与思念。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都展现了宋代诗词的独特魅力。

参考资料:

  • 《宋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