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时间: 2025-01-08 02:24:51

去年恰好双星节。

鹊桥未渡人离别。

不恨障云生。

恨他真个行。

天涯消息近。

不见乘莺影。

楼外鹧鸪声。

几回和梦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菩萨蛮
程垓 〔宋代〕
去年恰好双星节。
鹊桥未渡人离别。
不恨障云生。
恨他真个行。
天涯消息近。
不见乘莺影。
楼外鹧鸪声。
几回和梦惊。

白话文翻译:

去年的双星节刚好到了,
但鹊桥还未渡,人已分别。
我不恨那遮挡的云层,
只恨他真心远行。
天涯的消息虽然近,
却不见那乘着黄莺的身影。
楼外传来鹧鸪的哀鸣,
几次在梦中惊醒。

注释:

字词注释:

  • 双星节:指七夕节,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 鹊桥:指天河中的鹊桥,象征牛郎织女相会的桥梁。
  • 不恨障云生:不恨那遮挡的云层。
  • 恨他真个行:恨他真的要离去。
  • 乘莺影:指乘着黄莺飞来的身影。
  • 鹧鸪声:鹧鸪的叫声,常用来表达哀伤或思念。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鹊桥”与“牛郎织女”的传说紧密相关,双星节即七夕,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象征着爱情的团圆与别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程垓,宋代诗人,具体生平资料较少。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特别是对离别与思念的细腻描写。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七夕节前后,表达了对爱人离别的深切思念,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爱情的重视与追求。

诗歌鉴赏:

《菩萨蛮》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切感怀。开头提到“去年恰好双星节”,即七夕,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随即转入对离别的惋惜,诗人将自己对恋人的思念与节日的背景交织在一起,使得情感更加深刻。

“鹊桥未渡人离别”一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节日中独自感受到的孤独与失落。诗人对于云层的“障碍”并不在意,反而对“他真个行”的无奈与恨意,加深了内心的痛苦。这一情感的转折,突显了对爱人离去的无奈与绝望。

接下来的句子描绘了距离的感受,“天涯消息近”却“见不到乘莺影”,让人感受到即使距离不远,心灵的隔阂却是无法逾越的。“楼外鹧鸪声”的描写,再次加重了离别的哀伤,鹧鸪的鸣叫象征着失去与思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离别的惆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去年恰好双星节”:引入背景,设定时空。
  • “鹊桥未渡人离别”:表达离别情景,鹊桥象征爱情的桥梁,未渡代表未能相聚。
  • “不恨障云生”:表达对外在因素的无奈。
  • “恨他真个行”:心中的痛苦与恨意,指向离去的爱人。
  • “天涯消息近”:尽管相隔遥远,但心中牵挂仍然存在。
  • “不见乘莺影”:意象生动,暗示心中对爱人的渴望。
  • “楼外鹧鸪声”:哀鸣声加强了思念之情。
  • “几回和梦惊”:梦中的惊醒,反映了内心的挣扎与不安。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天涯消息近”与“不见乘莺影”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刻性。
  • 意象:鹊桥、黄莺、鹧鸪等意象,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描绘内心情感,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思念与离别的主题展开,表现了爱情中的无奈与期盼,揭示了人们在面对情感时的脆弱与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双星节:象征团圆与爱。
  • 鹊桥:象征连接与分离。
  • 莺影:代表思念与渴望。
  • 鹧鸪声:象征哀伤与孤独。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浓厚的情感基调,反映了诗人对爱情的深刻理解与体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双星节”指的是哪个节日? A. 中秋节
    B. 七夕节
    C. 元宵节

  2. 诗中提到的“鹊桥”象征什么? A. 友谊
    B. 离别
    C. 爱情

  3. “楼外鹧鸪声”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惆怅
    C. 愤怒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 白居易的《长恨歌》

诗词对比: 例如,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也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与程垓的《菩萨蛮》相比,李的作品更显得含蓄而深沉。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诗选读》
  • 《古代诗词的意象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