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宿舒湖希上人房
作者: 齐己 〔唐代〕
入寺先来此,经窗半在湖。
秋风新菡萏,暮雨老菰蒲。
任听浮生速,能消默坐无。
语来灯焰短,嘒唳发高梧。
白话文翻译:
在寺庙里我先来到了这里,透过窗户可以看到一半的湖面。
秋风中盛开的新荷花,傍晚雨中衰老的芦苇。
任凭浮生匆忙,我却能在这里静坐无为。
谈话时灯光渐渐暗淡,鸟鸣声在高大的梧桐树上响起。
注释:
- 入寺:进入寺庙。
- 经窗:透过窗户。
- 菡萏:荷花的一种,古代常用来代表清丽的事物。
- 菰蒲:水边的一种植物,常见于湖沼水域。
- 浮生:指短暂的生命与世俗的生活。
- 默坐:静坐、安静地坐着。
- 语来:说话时。
- 灯焰:灯光的火焰。
- 嘒唳:鸟鸣声。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诗中提到的“菡萏”与古代文人对荷花的赞美相关,常寓意清雅高洁。此外,诗中提到的“灯焰短”可以联想到古代夜晚灯火的脆弱与短暂,反映了人生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齐己,字惟明,唐代诗人,生于河南,晚号孤雁,擅长写诗,尤其以五言诗见长。他的诗风清丽脱俗,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齐己在一次游览清幽寺庙时所作,借景抒情,表达对人生浮沉的感慨与安静沉思的心态。
诗歌鉴赏:
齐己的《宿舒湖希上人房》是一首蕴含深意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湖泊、芦苇、荷花等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思考。开头两句描绘了诗人进入寺庙后看到的湖面景象,营造出一种安静的氛围。秋风中新开的荷花与暮雨中的老芦苇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浮生匆忙的不屑,选择在此静坐,体现出一种超然的心态。最后两句则通过灯光的暗淡与鸟鸣声,进一步传达了时间流逝与生命短暂的感慨。整首诗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反映出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宁静、淡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 入寺先来此:表明诗人选择先来到此地,暗示对这片宁静之地的向往。
- 经窗半在湖:窗外的景色隐约呈现,增强了空间的层次感。
- 秋风新菡萏,暮雨老菰蒲:对比新旧,表现出自然的轮回与生命的无常。
- 任听浮生速:任凭世事快速变化,表现出一种淡然处之的态度。
- 能消默坐无:在静坐中消解烦恼,体现了内心的平和。
- 语来灯焰短:说话时灯光渐暗,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脆弱。
- 嘒唳发高梧:高梧树上鸟鸣,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意境。
修辞手法:
- 对比:新荷与老芦的对比,加深了生命的短暂感。
- 拟人:灯焰短,强调灯光的脆弱。
- 意象:荷花、芦苇、灯光等意象交织,构成诗的整体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的反思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人以淡泊的心态面对世俗的浮华,强调精神的追求高于物质的享受,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湖:象征宁静、深邃的内心世界。
- 菡萏:代表纯洁与美好。
- 菰蒲:象征生命的变化与衰老。
- 灯焰:暗示时间的短暂与生命的脆弱。
- 梧桐:常被视为高洁的象征,营造出清幽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菡萏”指的是什么植物?
- A. 荷花
- B. 芦苇
- C. 菊花
-
“任听浮生速”中“浮生”指的是什么?
- A. 人生的短暂
- B. 浮云
- C. 生活的繁忙
-
诗歌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 A. 对自然的赞美
- B. 对人生的反思与追求内心宁静
- C. 对爱情的思考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齐己的《宿舒湖希上人房》与王维的《鹿柴》都描绘了自然景色,通过自然反映内心的宁静与思考。齐己侧重于生命的短暂与内心的超然,王维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齐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