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舟中作
作者: 陆游 〔宋代〕
蘧蒢作帆三版船,
渔灯夜泊阊门边。
烟波四万八千顷,
造物推排作水仙。
白话文翻译:
在船上用蘧蒢(草本植物)做帆,三只小船在夜晚的阊门边停泊。烟波浩渺,水面宽广达四万八千顷,造物主将自然的美推排出来,仿佛在水中绽放出水仙花的优雅。
注释:
字词注释:
- 蘧蒢:一种草本植物,用作船帆。
- 阊门:指扬州的一个水门,历史上是重要的水上交通枢纽。
- 烟波:指海面上的烟雾和波浪,形容水面朦胧的景象。
- 顷:古代面积单位,1顷约为666.67平方米。
典故解析:
- 水仙:在古代诗歌中常用来象征美丽和优雅,水仙花多生于水边,具有清雅的气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出身于士大夫家庭。他的作品以豪放、清新著称,情感真挚,常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与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陆游生活在国家动荡、战乱频繁的时代,诗中流露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舟中作》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诗作,诗人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晚上在水边的景象。开头两句“蘧蒢作帆三版船,渔灯夜泊阊门边”,描绘了夜晚渔船停泊的情景,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富有生活气息的感觉。特别是“渔灯”一词,点明了渔民的生活状态,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接下来的“烟波四万八千顷”则展现了辽阔的水面,气势磅礴,给人以无尽的遐想。最后一句“造物推排作水仙”,不仅表达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暗含了诗人对大自然的钦佩之情。
整首诗在意象上相互交织,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悟,展示了他深厚的诗歌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蘧蒢作帆三版船:用自然植物制作的船帆,体现了渔民的生活智慧。
- 渔灯夜泊阊门边:夜晚渔船靠岸,渔灯点亮,营造出温暖的氛围。
- 烟波四万八千顷:描绘了广阔的水面,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浩瀚。
- 造物推排作水仙:自然的美仿佛是上天的安排,诗人感慨于大自然的优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观比作水仙,展现出自然的优雅。
- 对仗:前后两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渔民的生活场景以及自然的壮美,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帆:象征着自由与生活的希望。
- 渔灯:象征着温暖和渔民的生活。
- 烟波:象征着广阔与浩瀚,表现出自然的神秘。
- 水仙:象征着优雅和美丽,暗示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陆游生活在哪个朝代?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
填空题:诗中“渔灯夜泊阊门边”,描述的是____的生活场景。
-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水仙”是一种植物。
对 / 错
答案:
- b) 宋代
- 渔民
- 错 (水仙在此处是比喻,象征美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终南山》
诗词对比: 陆游的《舟中作》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类生活的和谐,但陆游更强调水的宽广与渔民的生活,而王维则侧重于山的宁静与内心的沉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文集》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