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眼中人,累累原上坟。
昔作夸毗子,今为冥漠君。
白话文翻译:
在我眼中,原野上满是坟墓。
曾经是夸毗子(夸父追日的夸父),如今却变成了冥冥之中的君主。
注释:
- 眼中人:指的是在自己眼中可见的人。
- 累累:形容数量多,堆积的样子。
- 原上坟:指的是原野上众多的坟墓,隐含了死亡和哀悼的意象。
- 夸毗子:指的是神话故事中的夸父,夸父追日的传说,象征着追求理想的人。
- 冥漠君:指代死去的人,冥漠即幽暗、无光的地方,暗指死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景星,号天池,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文学家。他的作品以豪放、清新著称,尤其擅长于山水诗和咏史诗。刘克庄在诗歌创作上受到了李白、杜甫等人的影响。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寿溪,可能与作者的生辰或某个纪念日有关,反映出对生命、死亡的思考与感慨。
诗歌鉴赏:
《二月初七日寿溪十绝》从开篇就以“眼中人”引入,简单却深刻地点出了人类生存的脆弱与无常,原野上密密麻麻的坟墓,呈现出一种令人心生敬畏的景象,仿佛在提醒我们生命的短暂和死亡的不可避免。接下来的“昔作夸毗子,今为冥漠君”,则通过夸父追日的典故,表达出了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夸父虽然追求光明与理想,但最终却屈服于自然法则,成为了冥冥之中的一员。这种从高歌壮志到无奈沉默的转变,恰如人们在追求理想过程中的艰辛与曲折。整首诗情感深沉,蕴含着对生死的沉思与对理想追求的无奈,令人感慨万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眼中人,累累原上坟:诗人看到的,不是生机勃勃的景象,而是满目疮痍的坟墓,生与死的对比让人深思。
- 昔作夸毗子,今为冥漠君:通过夸父的故事,诗人反映出追求理想的艰辛和最终归于死亡的宿命,展现了人类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无奈。
-
修辞手法:
- 比喻:夸毗子比喻追求理想的人。
- 对仗:首尾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脆弱的思考和对理想追求的反思,展示了诗人对生死的沉重感悟。
意象分析:
- 坟墓:象征死亡,反映生命的无常。
- 夸毗子:象征追求理想的人,带着对光明的渴望。
- 冥漠君:死亡的隐喻,暗示人终究要面对的结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夸毗子”是指哪位神话人物?
- A. 夸父
- B. 嫦娥
- C. 盘古
- D. 祝融
-
诗中“眼中人,累累原上坟”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生机盎然
- B. 对生命的敬畏
- C. 对理想的追求
-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 刘克庄的这首诗中,展现了对生命的思考,和李白的《将进酒》中的豪情形成鲜明对比。李白强调的是对生命的尽情享受,而刘克庄则更关注于生命的脆弱与死亡的无奈。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汉语大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