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韵题卓刑部乐山楼》

时间: 2025-01-17 10:28:13

城里惟楼尽见山,使君小筑可三间。

弓旌招莫返长往,炉灶坏方求大还。

及菊未荒归栗里,有芝堪茹老商颜。

鹤书曾赚幽人出,只恐先生又予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城里惟楼尽见山,使君小筑可三间。
弓旌招莫返长往,炉灶坏方求大还。
及菊未荒归栗里,有芝堪茹老商颜。
鹤书曾赚幽人出,只恐先生又予环。

白话文翻译

这座城中只有高楼能看到远处的山,使君的住宅也不过三间小房。
弓箭和旌旗招摇着,仿佛要返回长途跋涉,炉灶的破损才想要大规模修复。
等到菊花尚未凋零时,便可以归隐于栗树之下,那里有可以品尝的灵芝,供我老来享用。
鹤书曾让隐士走出深山,只怕先生又会给我带来麻烦。

注释

  • 城里惟楼:城中只有楼房。
  • 尽见山:能够看到远处的山。
  • 使君:指对方(可能是朋友或官员)。
  • 小筑:小屋或小房子。
  • 弓旌:弓和旌旗,象征战争或出征。
  • 招莫返:招揽的意思,表明没有返回的可能。
  • 炉灶坏:炉灶损坏,表示生活不便。
  • 及菊未荒:等到菊花尚未枯萎。
  • 有芝堪茹:有灵芝可以食用。
  • 老商颜:老来享用,商颜指老年人的面容。
  • 鹤书:鹤的书信,隐喻高洁的信件。
  • 幽人:隐士或隐居的人。
  • 予环:再给我带来麻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景文,号天池,宋代著名诗人、词人,精于诗词,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风格清新脱俗。他的诗歌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刘克庄晚年,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渴望隐居于山水之间,追求宁静的生活。乐山楼是诗人游历中所见之地,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山水相依的美丽景致以及隐逸的生活理想。诗人以“城里惟楼尽见山”开篇,展现出城市与自然的对比,使人感受到繁华与宁静的冲突。随后,诗人提到“使君小筑可三间”,暗示了生活的简朴与随性,体现了一种对物质的淡泊。

“弓旌招莫返长往”,则是通过战争的意象,反映出诗人对动荡不安的生活环境的无奈与抗拒,表现出他希望逃离喧嚣的愿望。接着,诗中的“及菊未荒归栗里”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归隐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秋天和自然的喜爱,菊花在古诗中寓意高洁与清雅。

最后两句提到“鹤书曾赚幽人出”,将隐士的生活与外界联系起来,表现出一种对隐居的憧憬与对世俗的警惕,似乎在暗示即使有高洁的信件邀请,诗人也要谨慎对待人际交往,保持内心的宁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城里惟楼尽见山:在城中,只有高楼能够看到远处的山。
  • 使君小筑可三间:使君的居所不过三间小房子,生活简单。
  • 弓旌招莫返长往:弓箭和旌旗在招摇,似乎要回到遥远的地方。
  • 炉灶坏方求大还:炉灶坏了,才想着修理,表明生活的困境。
  • 及菊未荒归栗里:等到菊花还未凋零时,可以回归到栗树之下。
  • 有芝堪茹老商颜:在那儿有灵芝可供品尝,给老年人带来享受。
  • 鹤书曾赚幽人出:鹤的信件曾让隐士走出山林。
  • 只恐先生又予环:只怕先生又会给我带来麻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高楼比作能够看到山的视野,暗示隔离。
  • 对仗:如“弓旌招莫返长往”与“炉灶坏方求大还”呈现出平衡的结构。
  • 象征:鹤书象征着高洁的理想,隐士的生活象征着宁静。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逃避。通过描绘山水景象和隐居生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简单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城市的繁华与喧嚣。
  • :象征自然的宁静与高洁。
  • :象征清雅与高洁,隐喻诗人的志向。
  • :象征归隐生活的安宁与丰饶。
  • :象征隐士的高洁和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使君小筑”指的是: A. 一座宏伟的宫殿
    B. 一间简陋的小屋
    C. 一座高楼
    D. 一座寺庙

  2. “及菊未荒归栗里”意指: A. 秋天的菊花尚未凋零
    B. 菊花已经枯萎
    C. 诗人想回到城市
    D. 诗人渴望隐居

  3. “鹤书”在诗中象征着: A. 朋友的邀请
    B. 高洁的信件
    C. 战争的信号
    D. 生活的烦恼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刘克庄与陶渊明的隐逸思想相似,前者通过高楼与山的对比,后者则通过田园风光表现对归隐的向往。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逃避。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