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花落》
时间: 2025-01-19 23:48:4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元稹的《桐花落》原文为:
莎草遍桐阴,桐花满莎落。
盖覆相团圆,可怜无厚薄。
昔岁幽院中,深堂下帘幕。
同在后门前,因论花好恶。
君夸沉檀样,云是指撝作。
暗澹灭紫花,句连蹙金萼。
都绣六七枝,斗成双孔雀。
尾上稠叠花,又将金解络。
我爱看不已,君烦睡先著。
我作绣桐诗,系君裙带著。
别来苦修道,此意都萧索。
今日竟相牵,思量偶然错。
白话文翻译
在桐树阴下,莎草如茵,桐花纷纷落下。
花瓣盖在草上,像是团圆的样子,让人怜惜这无厚薄的情谊。
往年在幽静的院子里,帘幕深深地垂挂。
我们曾在后门前,谈论花的美与丑。
你夸赞沉檀的样子,称那是手指撝制的艺术。
暗淡的紫花已然凋零,金萼的花瓣则微微皱缩。
各种花样绣成六七枝,争相斗艳如双孔雀。
花尾上层层叠叠的花朵,又将金丝解开。
我爱看得不亦乐乎,而你却因困倦先去休息。
我写下这首《绣桐诗》,将它系在你的裙带上。
自从分别后,心中只剩下苦修的孤寂,
如今我们竟然相牵,思绪中竟是偶然的错落。
注释
- 莎草:一种生长在湿地的植物,常用于编织。
- 桐阴:桐树的阴影。
- 团圆:比喻亲密的情感。
- 沉檀:一种名贵木材,象征高雅。
- 撝作:指手工制作,形容精致。
- 双孔雀:形容花的绚丽多彩。
- 裙带:指女性的裙子及其装饰,象征情感的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号梦得,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他以诗歌著称,尤其擅长写咏物、咏情之作。元稹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细腻,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经历。
创作背景
《桐花落》创作于元稹与其爱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中,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爱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诗歌中夹杂着对花的描写,象征着爱情的脆弱和短暂,反映出作者内心的孤寂与对美好爱情的渴望。
诗歌鉴赏
《桐花落》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元稹对爱情和生命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通过莎草与桐花的意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随后转入对往昔情感的回忆,表现出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中对花的描写,既是对爱情的隐喻,也象征着青春的易逝与生命的脆弱。
元稹在诗中使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和拟人,使得诗歌更具感染力。尤其是“我作绣桐诗,系君裙带著”一句,表现了情感的寄托与希望的交织,传达出一种深切的相思之情。整首诗在优美的意象与深厚的情感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令人感受到爱情的甜蜜与苦涩。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莎草遍桐阴,桐花满莎落: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画面,莎草茂盛,桐花纷纷落下,营造出一种恬淡的氛围。
- 盖覆相团圆,可怜无厚薄:花瓣覆盖在草上,像是团圆一般,但又让人感到无奈的情感。
- 昔岁幽院中,深堂下帘幕:回忆往年幽静的院落,深堂中垂挂的帘幕,带有一丝惆怅。
- 同在后门前,因论花好恶:曾和爱人在后门前讨论花的美丑,暗示着美好回忆的珍贵。
- 君夸沉檀样,云是指撝作:爱人夸赞沉檀的样子,形容其精致。
- 暗澹灭紫花,句连蹙金萼:紫花凋零,金萼皱缩,象征着爱情的脆弱。
- 都绣六七枝,斗成双孔雀:绣花的美丽,如同双孔雀般争奇斗艳。
- 尾上稠叠花,又将金解络:花尾上层层叠叠,象征着繁华的绚烂。
- 我爱看不已,君烦睡先著:我爱看这些花,而你却因困倦而去睡觉,表现出情感的失落。
- 我作绣桐诗,系君裙带著: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绣桐的诗中,表达对爱人的思念。
- 别来苦修道,此意都萧索:分别后内心的孤独与苦闷。
- 今日竟相牵,思量偶然错:如今再次相见,感慨偶然的相遇与错过。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如将花瓣比作团圆的象征,表现了对爱情的深切思考。对比的手法在诗中也十分明显,展现了过去美好的回忆与现实的孤独感之间的反差。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围绕着对爱情的思考与怀念,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有对爱情脆弱性的深刻认识。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桐花:象征爱情的美好与短暂。
- 莎草:代表宁静的生活环境与内心的平和。
- 金萼:象征高雅与珍贵的情感。
- 双孔雀:象征繁华与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桐花落》的作者是?
- A. 白居易
- B. 元稹
- C. 李白
-
诗中“我作绣桐诗,系君裙带著”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思念
- C. 快乐
-
“君夸沉檀样,云是指撝作”中的“沉檀”象征什么?
- A. 美丽
- B. 高雅
- C. 失落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元稹 vs 白居易:两位诗人都是唐代的著名诗人,元稹的诗多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为主,而白居易则更偏向于社会现实的表现。元稹的《桐花落》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在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前者侧重于个人情感,而后者则更多地涉及社会与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元稹诗集》
- 《唐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