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汪诚之韵》
时间: 2025-01-02 09:04: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汪诚之韵 王炎 〔宋代〕
昏昏未必晦,昭昭未必明。 浑浑未必浊,漻漻未必清。 吾道本自贵,国爵亦可并。 所以鲁素王,但欲比老彭。 嗟予久敛退,用志难峥嵘。 吾友暂蟠蛰,侧耳春雷辍。 韫椟足足岂刖,找鼎肩不頳。 鼓行当擅场,敌者谁为勍。 伫看庆多马,为彼酌兕觥。 下视俗子陋,未识仁者荣。 譬如黄流污,宁涴皎月晶。 相期在无到,所急非小成。 颇恨会遇疏,未免鄙吝生。 大篇何舂容,雅思真和平。 知君培其根,许我撷其菁。 虚静能养心,笃实可存诚。 此理君得之,底里期再倾。
白话文翻译:
昏昏沉沉未必就是晦暗,光明磊落未必就是明亮。 浑浑噩噩未必就是浑浊,清澈见底未必就是清明。 我的道义本来就自视甚高,国家的爵位也可以与之并列。 所以鲁国的素王,只愿与老彭相比。 唉,我长久地收敛退让,志向难以显露。 我的朋友暂时潜伏,侧耳倾听春天的雷声停歇。 藏在匣中的宝玉不会被砍断,扛鼎的肩膀不会红肿。 鼓声响起时应当独占鳌头,对手是谁能与之匹敌。 期待看到庆典上马匹众多,为他举杯祝酒。 向下看那些庸俗之辈的浅薄,不认识仁者的荣耀。 就像黄色的水流污染,怎能玷污皎洁的月光。 我们相约在无到之处,所急的不是小成就。 很遗憾会面稀少,不免产生鄙视和吝啬。 长篇大论何其从容,雅致的思绪真是平和。 知道你在培养其根本,允许我采摘其精华。 虚静能够养心,笃实可以存诚。 这个道理你已经领悟,期待再次倾诉衷肠。
注释:
字词注释:
- 昏昏: 昏暗不明。
- 昭昭: 明亮。
- 浑浑: 混沌不清。
- 漻漻: 清澈。
- 鲁素王: 指鲁国的贤王,素王即贤王。
- 老彭: 古代传说中的长寿者。
- 蟠蛰: 潜伏。
- 韫椟: 藏在匣中的宝玉。
- 刖: 砍断。
- 頳: 红肿。
- 擅场: 独占鳌头。
- 勍: 强有力的对手。
- 兕觥: 古代的一种酒器。
- 黄流污: 黄色的水流污染。
- 皎月晶: 皎洁的月光。
- 舂容: 从容不迫。
- 培其根: 培养其根本。
- 撷其菁: 采摘其精华。
- 虚静: 虚心静气。
- 笃实: 真诚实在。
典故解析:
- 鲁素王比老彭: 指鲁国的贤王只愿与古代传说中的长寿者老彭相比,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追求。
- 韫椟足足岂刖: 比喻珍贵的宝物不会被破坏,即使藏在匣中也不会受损。
- 找鼎肩不頳: 比喻承担重任的人不会因压力而疲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深邃的思想境界。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世俗的超越和对高尚品德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炎在与友人汪诚之的唱和中创作的,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和对世俗的超越,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昏昏、昭昭、浑浑、漻漻等对立概念的辩证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世俗观念的超越和对高尚品德的追求。诗中“吾道本自贵,国爵亦可并”一句,显示了作者对自己道义的自信和对世俗地位的淡泊。通过对鲁素王、老彭等典故的运用,作者进一步强调了对高尚品德的向往。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越。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诗人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造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昏昏未必晦,昭昭未必明。
- 表达了作者对世俗观念的辩证思考,认为昏暗不一定就是晦暗,明亮不一定就是光明。
- 浑浑未必浊,漻漻未必清。
- 进一步通过对浑浑、漻漻等概念的辩证思考,强调了对世俗观念的超越。
- 吾道本自贵,国爵亦可并。
- 显示了作者对自己道义的自信和对世俗地位的淡泊。
- 所以鲁素王,但欲比老彭。
- 通过对鲁素王、老彭等典故的运用,强调了对高尚品德的向往。
- 嗟予久敛退,用志难峥嵘。
- 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的超越和对高尚品德的追求。
- 吾友暂蟠蛰,侧耳春雷辍。
- 通过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 韫椟足足岂刖,找鼎肩不頳。
- 比喻珍贵的宝物不会被破坏,承担重任的人不会因压力而疲惫。
- 鼓行当擅场,敌者谁为勍。
- 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自信和对世俗的超越。
- 伫看庆多马,为彼酌兕觥。
- 通过对庆典的期待,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 下视俗子陋,未识仁者荣。
- 强调了对世俗的超越和对高尚品德的追求。
- 譬如黄流污,宁涴皎月晶。
- 通过对黄流、皎月等意象的运用,强调了对高尚品德的向往。
- 相期在无到,所急非小成。
- 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对世俗的超越。
- 颇恨会遇疏,未免鄙吝生。
- 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世俗的超越。
- 大篇何舂容,雅思真和平。
- 通过对大篇、雅思等概念的运用,强调了对高尚品德的向往。
- 知君培其根,许我撷其菁。
- 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
- 虚静能养心,笃实可存诚。
- 通过对虚静、笃实等概念的运用,强调了对高尚品德的向往。
- 此理君得之,底里期再倾。
- 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
修辞手法:
- 对比: 通过昏昏与昭昭、浑浑与漻漻等对比,强调了对世俗观念的超越。
- 典故: 通过鲁素王、老彭等典故的运用,强调了对高尚品德的向往。
- 比喻: 通过韫椟、找鼎等比喻,强调了对高尚品德的向往。
- 排比: 通过鼓行当擅场、敌者谁为勍等排比,强调了对未来的自信。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昏昏、昭昭、浑浑、漻漻等对立概念的辩证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世俗观念的超越和对高尚品德的追求。通过对鲁素王、老彭等典故的运用,作者进一步强调了对高尚品德的向往。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越。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诗人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造诣。
意象分析:
- 昏昏、昭昭: 表达了作者对世俗观念的辩证思考。
- 浑浑、漻漻: 进一步通过对浑浑、漻漻等概念的辩证思考,强调了对世俗观念的超越。
- 鲁素王、老彭: 通过对鲁素王、老彭等典故的运用,强调了对高尚品德的向往。
- 韫椟、找鼎: 比喻珍贵的宝物不会被破坏,承担重任的人不会因压力而疲惫。
- 黄流、皎月: 通过对黄流、皎月等意象的运用,强调了对高尚品德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吾道本自贵,国爵亦可并”一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态度? A. 对世俗地位的追求 B. 对世俗地位的淡泊 C. 对道义的怀疑 D. 对道义的自信
-
诗中“所以鲁素王,但欲比老彭”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对比 B. 典故 C. 比喻 D. 排比
-
诗中“韫椟足足岂刖,找鼎肩不頳”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对比 B. 典故 C. 比喻 D. 排比
-
诗中“下视俗子陋,未识仁者荣”一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态度? A. 对世俗的认同 B. 对世俗的超越 C. 对世俗的怀疑 D. 对世俗的追求
答案:
- D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通过对飞来峰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的超越和对高尚品德的追求。
- 苏轼的《赤壁赋》:通过对赤壁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的超越和对高尚品德的追求。
诗词对比:
- 王炎的《和汪诚之韵》与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的超越和对高尚品德的追求,但王炎的诗更加注重对对立概念的辩证思考,而王安石的诗更加注重对自然景观的描写。
- 王炎的《和汪诚之韵》与苏轼的《赤壁赋》: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的超越和对高尚品德的追求,但王炎的诗更加注重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而苏轼的诗更加注重对历史事件的描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对宋代诗歌进行了全面的选注,有助于深入理解宋代诗歌的艺术特点和思想内涵。
- 《宋诗鉴赏辞典》:对宋代诗歌进行了全面的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宋代诗歌的艺术特点和思想内涵。
- 《宋代文学史》:对宋代文学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