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庵》
时间: 2025-01-04 08:51: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峰庵
作者: 吕希纯 〔宋代〕
予尝登高峰,近瞰碧溪坞。
老松如卧龙,夹道忽腾翥。
危梯过百折,直下看云雨。
善导有遗踪,十佛从口吐。
岁久缺其三,尘埃谁复数。
佛寿倘能读,佛像谅可补。
绕山行道迹,会转坦无阻。
中休有磐石,蔽日多林莽。
安得德山流,来为此峰主。
结茅孤顶上,端坐诃佛祖。
白话文翻译
我曾经登上高峰,俯瞰那碧绿的溪谷。
古老的松树如同卧龙,夹道而生,忽然飞腾而起。
陡峭的梯子经过百折,直下望去云雨缥缈。
善导大师的遗迹,十位佛陀从口中吐出教义。
岁月久远,缺少了三位,尘埃又有谁来数呢?
如果佛寿能够读懂,佛像也许可以补足。
环绕山的行道痕迹,会转得非常顺畅。
中途有巨石,遮蔽阳光,林木茂盛。
如何能得德山的溪水,来做这峰的主人?
我愿在孤独的山顶上,端坐诵念佛祖。
注释
- 老松如卧龙:形容古老的松树像卧着的龙,生动形象。
- 危梯过百折:指陡峭的梯子曲折蜿蜒,形容路途艰难。
- 善导:指善导大师,东亚佛教的重要人物。
- 尘埃谁复数:岁月流逝,尘埃积累,谁来数这久远的历史。
- 德山流:德山一带的溪流,象征着清澈和灵秀。
- 端坐诃佛祖:在山顶静坐诵念佛祖的教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吕希纯,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常以自然景物和佛教思想为题材。他的作品往往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高峰庵》写于吕希纯在山中游历时,表现了他在高峰之上的宁静与思索,表达了对佛教教义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仰。诗中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还融入了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悟道的渴望。
诗歌鉴赏
《高峰庵》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佛教思想相结合的诗作,展现出作者对高山峻岭与宁静庵堂的深刻思考。诗的开篇便描绘了登高望远的壮丽景象:碧溪的蜿蜒与老松的威严,这不仅是自然之美的体现,也是诗人心境的映射。接下来的描写通过“危梯过百折”展现了山路的艰险与挑战,暗示着追求智慧与真理的艰辛。
诗中提到的“善导有遗踪”,则是对佛教文化的深刻崇敬,善导大师的教义如同光明指引着行者。岁月流逝,诗人感叹“岁久缺其三”,历史的尘埃似乎遮蔽了真理的光辉,然而他仍然希望通过“佛寿倘能读”来修补这些失落的智慧,表明了他对佛教思想的渴求。
最后,诗人在对德山的向往中,表现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期盼能在高峰之上,静坐诵念佛祖,达到一种心灵的平和与解脱。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内心深处寻求宁静的探索,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哲学思考与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予尝登高峰,近瞰碧溪坞:诗人回忆曾登高山,俯瞰美丽的溪谷,展示了他对自然的观察与感受。
- 老松如卧龙,夹道忽腾翥:古老的松树仿佛卧着的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的神秘与活力。
- 危梯过百折,直下看云雨:陡峭的梯子曲折而行,直视云雨,表现了追求智慧的艰辛与不易。
- 善导有遗踪,十佛从口吐:提到善导大师及其教义,表现出对佛教深厚的敬仰。
- 岁久缺其三,尘埃谁复数:岁月久远,失去多少智慧,感叹历史的无情与失落。
- 佛寿倘能读,佛像谅可补:希望智慧能被理解,象征对教义的渴求。
- 绕山行道迹,会转坦无阻:环绕山的道路,象征着修行的顺利与畅通。
- 中休有磐石,蔽日多林莽:中途有巨石遮蔽阳光,描绘了山林的茂密与神秘。
- 安得德山流,来为此峰主:希望有清流来做这山的主人,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
- 结茅孤顶上,端坐诃佛祖:愿意在山顶静坐,表达对佛教的虔诚与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老松如卧龙”,形象生动。
- 排比:多处使用排比句,增强诗的节奏感。
- 对仗:如“绕山行道迹,会转坦无阻”,对仗工整,音韵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对佛教思想的探讨,表达了诗人内心对宁静与智慧的渴望,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峰:象征着追求与挑战。
- 碧溪: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 老松:象征着智慧与历史的积淀。
- 佛教:象征着内心的追求与思想的启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善导”是谁?
- a) 一位诗人
- b) 一位佛教大师
- c) 一位名将
-
诗人希望在山顶上做什么?
- a) 观景
- b) 结茅
- c) 端坐诵念佛祖
-
诗中提到的“岁久缺其三”意指什么?
- a) 三位佛陀缺失
- b) 自然景观的消逝
- c) 诗人的朋友缺失
答案
- b) 一位佛教大师
- c) 端坐诵念佛祖
- a) 三位佛陀缺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望庐山瀑布》 - 李白
诗词对比
《登高》与《高峰庵》均展现了诗人在高处的感悟与对自然的沉思,杜甫的《登高》更侧重于人生的忧愁与感伤,而《高峰庵》则倾向于对佛教的探索与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佛教文化与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