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白话文翻译:
高阁上的客人终于离去了,小园里花瓣纷纷飘落。
小路曲折,参差不齐,遥远的阳光斜斜洒下。
心肠断裂却不忍心去打扫,眼神穿透一切依旧想要回去。
芳心向着春日渐行渐远,得到的却只是沾湿了衣衫的花瓣。
注释:
- 高阁:指高楼或楼阁,象征着离别的地点。
- 客:指来访的人,这里暗示离别的情感。
- 小园:小花园,象征着温馨的回忆。
- 乱飞:花瓣纷飞,形容景象的凋零。
- 参差:不整齐,形容小路的曲折。
- 迢递:形容遥远,表示空间的距离。
- 斜晖:指夕阳的光辉,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肠断:心肠断裂,形容悲伤的情感。
- 未忍扫:不忍心去打扫,表现出对往事的留恋。
- 芳心向春尽:芳心向春天渐渐消逝,象征着青春的流逝。
- 沾衣:指花瓣落在衣服上,象征着留下的痕迹和感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谦,唐代著名诗人,后世称其为“晚唐诗人”。李商隐生于一个官宦家庭,因其父亲早逝而家境逐渐衰败。李商隐的诗歌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而著称,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他的作品深受后人喜欢。
创作背景:
《落花》创作于唐代,正值李商隐的诗歌创作高峰期。此时,他经历了多次政治挫折,内心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离别的惆怅,使得此诗充满了对时光流逝和爱情失落的思考。
诗歌鉴赏:
《落花》以花瓣的凋落作为情感的载体,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离别的悲伤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开头的“高阁客竟去”,便渗透出一种孤独与失落的气息。随着客人的离去,小园里的花瓣也随之飘落,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在时光中逐渐消逝。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两句,描绘了曲折的小路和斜斜的夕阳,给人一种遥远而又温暖的感觉。在此背景下,诗人内心的情感愈发浓烈,仿佛在追忆曾经的欢乐与美好。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展现了对往事的留恋和不舍,诗人虽心痛,却又无法割舍,显示出深深的感伤。而最后两句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芳心向春尽,实际上是对青春和美好时光的告别,所得到的仅是沾湿衣衫的花瓣,暗示着失去的只是表象,然而内心却满是无奈与惆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无奈与失落,情感深邃而真挚,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高阁客竟去:客人离去,暗示离别的开始。
- 小园花乱飞:花瓣纷飞,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流逝。
- 参差连曲陌:小路曲折,暗示生活的复杂与不易。
- 迢递送斜晖:夕阳的光辉,象征时间的流逝。
- 肠断未忍扫:心痛却不忍去打扫,表现对往事的留恋。
- 眼穿仍欲归:内心向往归去,显示对往事的难以割舍。
- 芳心向春尽:芳心渐渐逝去,象征青春的消逝。
- 所得是沾衣:只得到花瓣的沾衣,暗示无奈与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花乱飞”比喻美好事物的消逝。
- 拟人:将“芳心”拟人化,赋予情感色彩。
- 对仗:如“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形成平衡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揭示了离别带来的伤感,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巧妙结合,表达了对美好回忆的追思与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阁:象征着离别和孤独。
- 小园:代表温馨和往昔的美好。
- 花瓣:象征着青春与美好的消逝。
- 夕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李商隐的《落花》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离别的惆怅
C. 对未来的希望 -
“肠断未忍扫”中的“肠断”表示什么? A. 心痛
B. 幸福
C. 平静 -
诗中提到的“沾衣”指的是什么? A. 花瓣落在衣服上
B. 衣服被雨淋湿
C. 衣服干净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商隐《落花》与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两首诗均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但李商隐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白居易则以更为宏观的视角反映社会变迁。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商隐诗集》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