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 咏竹逸斋头紫牡丹》
时间: 2025-01-04 07:25: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鹊桥仙 咏竹逸斋头紫牡丹
作者:陈维崧 〔清代〕
欧家碧好,彭门红好,总让伊行清绮。
画栏才放数枝花,映百丈银墙都紫。
相公袍带,头厅印绶,凡艳那堪相比。
试将花色细形容,烟凝得暮山如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中,欧家的碧色和彭门的红色都非常美丽,然而这些美丽的花卉都让人觉得不及那清丽的紫牡丹。画栏上才刚放了几枝紫牡丹,映衬着百丈高的银色围墙,显得分外妖娆。相公的袍子和印绶都美得无与伦比,然而这些艳丽的花朵又怎能与之相提并论呢?试着将这紫牡丹的色泽细细描绘,仿佛那烟雾缭绕的暮山也是如此的美丽。
注释
- 欧家碧好:指欧家种植的竹子颜色碧绿,象征清新典雅。
- 彭门红好:指彭门种植的红花,形容色彩鲜艳。
- 行清绮:形容紫牡丹的清丽脱俗。
- 百丈银墙:形容围墙的高大,银色的墙面反射出牡丹的颜色。
- 相公袍带:指权贵人士的服饰,形容其华美。
- 烟凝得暮山:形容紫牡丹的色彩如同烟雾笼罩的暮山,柔和而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维崧(约1620年-约1700年)是清代著名的词人,文学上受到李清照及晏殊的影响,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以及抒发个人情感。其作品常常融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象。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清代,诗人通过描写紫牡丹,表达了对美的追求与欣赏。竹逸斋是陈维崧的书斋,象征着他对雅致生活的向往,紫牡丹则是他所钟爱的花卉,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诗歌鉴赏
《鹊桥仙 咏竹逸斋头紫牡丹》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情感的词作,诗人通过描绘紫牡丹的美丽,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生活的感慨。开篇提到的“欧家碧好,彭门红好”,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紫牡丹的独特之美,揭示出它在众多花卉中的卓越地位。接下来,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紫牡丹与高耸的银墙相映衬,表现出它的高贵与典雅。
此外,词中提到的“相公袍带,头厅印绶”不仅提升了词的格调,也反映了社会地位与自然美的对比。最后,诗人试图细致描绘紫牡丹的色泽,提出“烟凝得暮山如此”,让人感受到一种诗意的朦胧之美,仿佛在描绘晚霞中的山影,意境深远。
整首词构思精巧,情感细腻,既有对花卉的热爱,也渗透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给人以无尽的美感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欧家碧好,彭门红好:通过对比两种花的颜色,设定了一个美的标准。
- 总让伊行清绮:表达紫牡丹在花卉中的清丽脱俗,进一步突显其美。
- 画栏才放数枝花:描写紫牡丹的数量不多,但足以引人注目。
- 映百丈银墙都紫:说明紫牡丹的映衬效果,展示出它的夺目。
- 相公袍带,头厅印绶:用权贵的服饰来表现人间的华美,形成对比。
- 凡艳那堪相比:强调无论多么艳丽的事物都无法与紫牡丹相提并论。
- 试将花色细形容:诗人想要细腻地描绘花色。
- 烟凝得暮山如此:将紫牡丹的美丽与自然景色相结合,提升意境。
修辞手法:
- 对比:运用对比手法,强调紫牡丹的独特美。
- 比喻:将牡丹的色彩比作烟雾,营造出朦胧的美感。
- 排比:通过多个句子构建出丰富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紫牡丹的热爱与赞美,借花抒情,体现出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紫牡丹:象征高贵与独特的美。
- 银墙:代表一种冷静、理性之美,与花的热烈形成对比。
- 暮山:传达了一种朦胧、诗意的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欧家碧好”指的是哪种颜色?
- A. 红色
- B. 绿色
- C. 蓝色
-
“烟凝得暮山如此”所表达的意境是什么?
- A. 清晰明亮
- B. 朦胧柔和
- C. 黑暗阴沉
-
诗中对比的两种花分别是什么?
- A. 黄花与白花
- B. 碧竹与红花
- C. 欧家的碧与彭门的红
答案:
- B. 绿色
- B. 朦胧柔和
- C. 欧家的碧与彭门的红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陈维崧与李清照在自然描写上的异同。陈维崧的紫牡丹更强调色彩的独特与对比,而李清照则多用细腻的情感与景象结合,展现出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柔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宋词元曲鉴赏》
以上是对《鹊桥仙 咏竹逸斋头紫牡丹》的全面解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美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