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范景山先丈逸事》
时间: 2025-01-08 02:01: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朅来范公亭,闻昔范老子。
盛德自有铭,逸事有来纪。
如彼沙汇坟,实葬外舅氏。
累累冢十四,谁计后不祀。
怀券售之人,枯骨吸掷弃,
公心恻恻然,能忘我先妣。
猛捐十倍价,复此不毛地。
至今上冢饭,免为若敖鬼。
又如域西山,寸山寸金置。
山人已过望,我怀不自已。
当公未死时,而适山人死。
顾斥眠牛冈,欲葬惟其意。
夫先妇随后,同穴坟隆起。
世降俗日薄,安识仁与义。
先世未百年,来者已弗记。
况于外氏家,代尽子孙事。
买山未一刻,卖者不敢视。
况容卖主葬,为人重于己。
中心所乐为,焉有一毫伪。
死者岂无知,造物非块尔。
公虽不求报,感应乃常理。
后嗣何其贤,相与继前志。
范氏其兴乎,吾无閒然矣。
白话文翻译
前来范公亭,听闻过去范老子的事情。
他的品德自有铭记,逸事也有记录。
就像沙子堆积在坟墓旁,实际上埋葬的是外舅氏。
累累的坟冢十四座,谁记得之后不再祭祀。
那些怀有债券的人,枯骨抛弃无人问津,
而公心恻恻,竟能忘记我的先母。
他慷慨捐出十倍的价格,重买这无用之地。
直到如今上坟祭饭,免得成为游鬼。
又像是域西的山,寸寸山金值千金。
山人已经去世,我的思绪难以平息。
当公未死时,正好山人去世。
于是他驱逐牛冈,想要安葬只是随他的意。
先妻随后,同穴坟头隆起。
世道日渐衰薄,谁识得仁义。
先世未过百年,后来人已不再记得。
更何况外氏家族,代代子孙都已尽。
买山未一刻,卖者不敢直视。
更何况卖主安葬,为他人重于己。
心中所乐之事,哪里有一丝虚假。
死者岂无知,造物非块儿。
公虽然不求报应,感应乃是常理。
后嗣何其贤良,相与继承前志。
范氏是否会兴起,我无暇担忧。
注释
- 朅:前来、到来。
- 范公亭:指范姓的公亭,可能是纪念范家某位杰出人物的地方。
- 盛德自有铭:指高尚的品德自会有铭刻的记载。
- 逸事:指流传下来的故事。
- 累累冢:指很多墓冢的样子。
- 公心恻恻然:指对人心中感到怜悯和关怀。
- 猛捐十倍价:指慷慨地付出十倍的价钱。
- 安葬:指埋葬的方式。
- 仁与义:指人情道义。
- 造物非块尔:指造物主不是无情的存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作品以诗歌见长,关注人情世故,常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书范景山先丈逸事》创作于对范家先人的追思时,表达了对先人品德和事迹的敬仰,同时也反映了对当下社会风气的感慨和对后辈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范景山先丈为主题,通过描绘古人的事迹,引发对当代人情世故的思考。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先人的敬仰与怀念,同时也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当今社会风尚的失落感。诗人用“盛德自有铭”强调了高尚道德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品德应该被铭记与传承,而非遗忘。通过“怀券售之人,枯骨吸掷弃”的描写,体现出对物质利益的批判,认为人们应当珍视先人的精神遗产。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对比墓地和家族的传承,启示人们要珍惜当前的德行,思考未来的责任。整首诗语言简练,却蕴含深刻的哲理,情感真挚,表现了诗人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对道德的坚定信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朅来范公亭,闻昔范老子:表明诗人来到范公亭,听闻关于范老子的故事。
- 盛德自有铭,逸事有来纪:强调高尚的德行自会被铭记,优秀的事迹也会有流传的记录。
- 如彼沙汇坟,实葬外舅氏:形象地描绘出墓地的状态,暗示对外戚的埋葬。
- 累累冢十四,谁计后不祀:表达对后人不祭祀的无奈与失望。
- 怀券售之人,枯骨吸掷弃:形象地描写那些只图利的人对先人的遗骸冷漠。
- 公心恻恻然,能忘我先妣:表现出诗人对先母的情感与对善良人心的叹息。
- 猛捐十倍价,复此不毛地:反映出出资重买无用土地的慷慨行径。
- 至今上冢饭,免为若敖鬼:提及祭祀的必要,以免死者无所依托。
- 又如域西山,寸山寸金置:通过对山的比喻,表达其珍贵性。
- 山人已过望,我怀不自已:表达对已故者的思念与无法释怀的情感。
- 当公未死时,而适山人死:时间的巧合,强调生死间的无奈。
- 顾斥眠牛冈,欲葬惟其意:表现了对安葬的随意与个人意愿的重视。
- 夫先妇随后,同穴坟隆起:将夫妻合葬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 世降俗日薄,安识仁与义:反映当今社会风气的堕落与对仁义的遗忘。
- 先世未百年,来者已弗记:对历史的无知感叹,后人对先辈的遗忘。
- 况于外氏家,代尽子孙事:外戚家族的衰落,代代相传的责任已尽。
- 买山未一刻,卖者不敢视:强调了对土地的珍视,买卖间的无奈。
- 况容卖主葬,为人重于己:卖主安葬的自我牺牲,表现出对他人的重视。
- 中心所乐为,焉有一毫伪:强调自己心中所乐之事,绝无虚假。
- 死者岂无知,造物非块尔:反问死者的存在与意识,造物主的公正。
- 公虽不求报,感应乃常理:即便公不求回报,感应也是自然的法则。
- 后嗣何其贤,相与继前志:期待后代能继承先辈的志向与品德。
- 范氏其兴乎,吾无閒然矣:表达对范氏家族未来的期待与担忧。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古人与今人的对比,突出社会道德的退化。
- 比喻:如“寸山寸金”,形象地描绘山的珍贵。
- 排比:多处使用排比,增强诗的节奏感和情感的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先人品德的追思和对当今社会风气的感慨,强调了道德传承的重要性,呼唤人们珍视过去,铭记历史,继承良好的家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范公亭:象征着历史的积淀与文化的传承。
- 坟冢:代表先人的遗留,承载着历史的记忆。
- 山:象征着珍贵与人生的沉浮,隐喻着高尚的理想。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诗中通过对坟墓与山的描绘,表达对历史的尊重与对未来的期待。坟墓不仅是生者与死者的联系,也是对传统伦理的思考与传承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范公亭”是指什么? A. 范家的公馆
B. 范家先人的纪念地
C. 范家墓地
D. 范家的商铺 -
诗人对当今社会的风尚持何种态度? A. 赞美
B. 批判
C. 无所谓
D. 期待 -
“猛捐十倍价”中的“猛捐”指什么? A. 慷慨捐赠
B. 强行捐赠
C. 小额捐赠
D. 慢慢捐赠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悼亡诗》: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
- 《桃花源记》:反映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寻。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
- 李白强调享乐与豪放,陈著则更多聚焦于人情与道德的传承,展现出不同的价值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涵盖了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及背景。
- 《古文观止》:提供了古代诗文的欣赏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