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句寄周舍人子充》

时间: 2025-01-17 10:13:08

省斋先生太高寒,肯将好官傅好山。

又告君王觅闲散,要读短檠三万卷。

州家新画瑞雾图,渠莫错认何关渠?

青原两公复双起,山川出云不在此。

自怜无地寄病身,四海知己非无人。

老穷只是诗自悟,春色撩人又成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句寄周舍人子充
——杨万里

省斋先生太高寒,
肯将好官傅好山。
又告君王觅闲散,
要读短檠三万卷。
州家新画瑞雾图,
渠莫错认何关渠?
青原两公复双起,
山川出云不在此。
自怜无地寄病身,
四海知己非无人。
老穷只是诗自悟,
春色撩人又成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与思念,同时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慨。诗人说,省斋的老师性情高洁,愿意将美好的官职和山水相传。又告诫君王要寻找清闲,去读那三万卷的书。州里的新画瑞雾图,别搞错了它与什么无关。青原的两位公子又恢复了原状,山河云海并不在这里。我自怜身心疲惫,却发现四海之内知己并不缺少。年老贫穷只是让我在诗中参透,春天的美景总能激发我写出新的诗句。

注释

  • 省斋:指的是书斋,省心之处。
  • :传授、教授。
  • 君王:这里指代的是某位统治者。
  • 短檠:古代书籍的种类,可能指简洁的文集。
  • 瑞雾图:象征着吉祥的云雾图画。
  • 青原:指青原山,寓意清静之地。
  • 四海知己:世界各地的知心朋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关切。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时期,诗人以友人周舍人为主线,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反映了其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的执着。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长句寄周舍人子充》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篇,诗中以对话的形式传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关怀。全诗从“省斋先生太高寒”开头,描绘了一个清高的老师形象,表现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紧接着,诗人呼应了“君王”,劝导他要寻找内心的宁静,去阅读那些经典书籍,体现出一种对知识的渴求与尊重。

接下来的“州家新画瑞雾图”,则是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强调了艺术与自然的关系,暗示着对真理与美的追求不被世俗所困扰。诗中提到的“青原两公复双起”,展现了对友人和知己的怀念,表明即使身处贫穷与病痛之中,仍然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最后,诗人通过“老穷只是诗自悟,春色撩人又成句”抒发了自己在困境中仍能寻找到创作灵感的乐观态度,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诗歌的执着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省斋先生太高寒:省斋的老师性格清高,冷淡。
  2. 肯将好官傅好山:愿意将好的官职和优美的山水传授给他人。
  3. 又告君王觅闲散:劝告君王去寻找内心的宁静。
  4. 要读短檠三万卷:建议君王多读书,以充实内心。
  5. 州家新画瑞雾图:地方政府新画的吉祥图,提醒他不要误解。
  6. 渠莫错认何关渠?:强调这些画作与自身的关系不大。
  7. 青原两公复双起:青原两位公子复兴,象征希望。
  8. 山川出云不在此:山川美景并不局限于此。
  9. 自怜无地寄病身:自怜无处安放病弱的身体。
  10. 四海知己非无人:世界各地仍有知心朋友。
  11. 老穷只是诗自悟:年老贫穷,依然能够从诗中获得启发。
  12. 春色撩人又成句:春天的美景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关系比作山水,表达深厚的情谊。
  • 对仗:如“青原两公复双起,山川出云不在此”,展现了形式的美感。
  • 拟人:春色撩人,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在困境中寻找希望与灵感的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寒:象征孤高、清冷的理想境界。
  • 瑞雾图:象征吉祥与美好的未来。
  • 青原:象征宁静的理想之地。
  • 春色:象征生命的希望与创作的灵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君王”是指?

    • A. 诗人的朋友
    • B. 统治者
    • C. 诗人的老师
      答案:B
  2. “青原两公复双起”中的“两公”指的是?

    • A. 两位诗人
    • B. 两位朋友
    • C. 两位隐士
      答案:C
  3. 诗人用“春色撩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希望
    • C. 悲伤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夜泊牛津》——韦应物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杨万里的这首诗更注重对友谊的表达以及对自然的敬仰,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杨万里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