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杂诗九十首》

时间: 2025-01-04 09:13:09

年来心目昏,稍息文字业。

晓拥台山云,时读修禊帖。

稚子来捋须,幼孙每持镊。

晚来微雨休,幽径无不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年来心目昏,稍息文字业。晓拥台山云,时读修禊帖。稚子来捋须,幼孙每持镊。晚来微雨休,幽径无不涉。

白话文翻译:

近年来眼睛和心智都感到昏沉,稍微休息了一下文字工作。清晨拥抱着台山的云雾,时常阅读《修禊帖》。小孩子来捋我的胡须,小孙子常常拿着镊子。傍晚时分微雨停歇,幽静的小径无处不涉足。

注释:

  • 年来:近年来。
  • 心目昏:指眼睛和心智感到昏沉。
  • 稍息文字业:暂时放下文字工作。
  • 晓拥台山云:清晨时分,台山的云雾环绕。
  • 修禊帖:古代的一种书法作品,此处指书法帖。
  • 稚子:小孩子。
  • 捋须:捋胡须。
  • 幼孙:小孙子。
  • 持镊:拿着镊子。
  • 微雨休:微雨停歇。
  • 幽径:幽静的小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1087-1170),字公显,号松隐,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多表现隐逸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反映了作者晚年隐居山林,享受家庭和自然之乐的生活状态。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曹勋晚年隐居山林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和家庭的深厚感情,以及对文字工作的暂时放下,享受宁静生活的愿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晚年隐居山林的生活场景。首句“年来心目昏,稍息文字业”表达了作者因年老而感到心智和视力衰退,因此暂时放下繁忙的文字工作。接下来的“晓拥台山云,时读修禊帖”描绘了清晨时分,作者在台山的云雾中阅读书法帖的宁静画面。后两句“稚子来捋须,幼孙每持镊”则展现了家庭生活的温馨,小孩子们的天真无邪给作者带来了欢乐。最后一句“晚来微雨休,幽径无不涉”则表达了作者在微雨后的幽静小径上漫步的惬意心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家庭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家庭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年来心目昏:表达了作者因年老而感到心智和视力衰退。
  2. 稍息文字业:暂时放下繁忙的文字工作,寻求休息。
  3. 晓拥台山云:描绘了清晨时分,台山的云雾环绕的宁静画面。
  4. 时读修禊帖:在宁静的环境中阅读书法帖,享受文化生活。
  5. 稚子来捋须:小孩子们的天真无邪给作者带来了欢乐。
  6. 幼孙每持镊:小孙子常常拿着镊子,展现了家庭生活的温馨。
  7. 晚来微雨休:微雨停歇,为漫步提供了适宜的天气。
  8. 幽径无不涉:在幽静的小径上漫步,享受自然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拟人:“晓拥台山云”中的“拥”字赋予了云雾以人的动作,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对仗:“稚子来捋须,幼孙每持镊”中的“稚子”与“幼孙”,“捋须”与“持镊”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家庭的热爱。通过对自然和家庭的描绘,传达了作者晚年隐居山林,享受家庭和自然之乐的生活状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台山云:象征着宁静和超脱尘世的生活环境。
  • 修禊帖:代表着文化修养和精神追求。
  • 稚子、幼孙:象征着家庭的温馨和欢乐。
  • 微雨、幽径:代表着自然的宁静和惬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曹勋 B. 苏轼 C. 李白 D. 杜甫

  2. “晓拥台山云”中的“拥”字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夸张

  3.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战争的反思 B. 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C. 对政治的批判 D. 对友情的赞美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赤壁赋》:同样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宁静和惬意。

诗词对比:

  • 曹勋的《山居杂诗九十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宁静和惬意,但曹勋的诗更多地融入了家庭生活的温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曹勋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提供了宋代文学的背景信息,有助于理解曹勋诗歌的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