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

时间: 2025-01-14 21:58:20

寄迹人间梦已长,新年脱帽始微霜。

坐中使气如秦侠,陌上行歌类楚狂。

扫榻欲招贫与语,杜门聊以醉为乡。

稽山剡曲虽堪乐,终忆祁连古战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迹人间梦已长,新年脱帽始微霜。
坐中使气如秦侠,陌上行歌类楚狂。
扫榻欲招贫与语,杜门聊以醉为乡。
稽山剡曲虽堪乐,终忆祁连古战场。

白话文翻译:

我寄居在人间,梦已经很久了;新年时,脱下帽子,开始感受到微微的寒霜。
坐在这里,心中气概如同秦国的侠士;在路上唱歌,像楚国的狂人。
我打扫案几,想要招待贫穷的朋友聊天;闭门而饮,聊以此醉酒为乡。
虽然稽山和剡曲的风景令人陶醉,但我终究还是想念祁连山的古战场。

注释:

  • 寄迹:寄居的痕迹,指作者身处尘世的状态。
  • 脱帽:象征新年的到来,意味着告别旧年。
  • 秦侠:指的是秦国时代的侠士,形容豪迈气概。
  • 楚狂:指的是楚国的歌者,形容放荡不羁的性情。
  • 扫榻:打扫案几,表示热情好客。
  • 杜门:关上门,指不与外界接触。
  • 稽山剡曲:指的是浙江的风景名胜地,表示美好。
  • 祁连:指的是祁连山,象征着战争和历史的沉痛记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擅长政治、军事、诗歌与散文。他的诗风沉郁豪放,情感真挚,常表达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的遭遇。

创作背景:

《新年》写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多难,陆游心中怀有对故国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感慨。新年的到来,带来些许温暖与希望,但他仍然思念那些经历过的战场,表现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诗歌鉴赏:

陆游的《新年》展现了诗人在辞旧迎新之际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通过“寄迹人间梦已长”将个人的生活与梦想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新年象征着新的开始,但“始微霜”又提醒着人们寒冷的现实,暗示岁月的无情。

接下来的两句,通过“坐中使气如秦侠”和“陌上行歌类楚狂”描绘出一种豪放的气质,表明尽管生活艰辛,诗人依然保持着一份侠义的风范和对自由的向往。这种对比深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豪情与现实的碰撞。

最后几句,诗人希望通过“扫榻欲招贫与语”表达对友人相聚的渴望,然而“杜门聊以醉为乡”又反映出一种闭门独酌的孤独感。尽管“稽山剡曲”的美好令人陶醉,但“终忆祁连古战场”的情感又拉回了历史的思考。陆游在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展示了一个充满矛盾的内心世界,既向往美好,又不忘历史的沉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寄迹人间梦已长: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感慨与无奈。
  2. 新年脱帽始微霜:新年的到来带来寒意,象征着新旧交替。
  3. 坐中使气如秦侠:展示了诗人内心的豪情与侠气。
  4. 陌上行歌类楚狂:传递出一种放荡不羁的自由精神。
  5. 扫榻欲招贫与语:渴望与朋友分享生活的乐趣。
  6. 杜门聊以醉为乡:选择闭门独酌,表现出对友谊的珍视。
  7. 稽山剡曲虽堪乐:欣赏眼前的美景,然而不忘历史。
  8. 终忆祁连古战场:对过往历史的追忆,情感深沉。

修辞手法:

  • 对比:新年与微霜、豪情与孤独的对比,增强情感的层次感。
  • 意象:借助自然风光和历史场景,营造出丰富的情感氛围。
  • 引用:引用历史人物和场景,使诗歌更具文化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新年的期许与现实的反思,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历史的沉思。诗人在豪情与孤独中寻求自我认同,展现出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新年: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微霜: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寒冷的现实。
  • 秦侠:象征豪情与侠义精神。
  • 楚狂:象征自由与放荡不羁的生活态度。
  • 祁连古战场:象征历史的沉重与战争的痛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选择题):

  1. 陆游在《新年》中提到的“秦侠”指的是哪个时期的侠士?

    • A. 春秋
    • B. 秦国
    • C. 汉朝
    • D. 唐朝
  2. 诗人提到的“稽山剡曲”指的是:

    • A. 一个古战场
    • B. 浙江的风景名胜
    • C. 秦国的遗迹
    • D. 楚国的城市
  3.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新年的感受是:

    • A. 完全快乐
    • B. 对比与反思
    • C. 没有任何情感
    • D. 绝对失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表达了对国家和故乡的思念。
  • 《静夜思》:李白,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情感。

诗词对比:

  • 《新年》与《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新年的期许和对历史的反思,但《新年》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而《春望》则更为宏观,着眼于国家的命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陆游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