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孙正之二首》
时间: 2025-01-06 13:43: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隐似龙蛇应有待,清冰雪更无双。志留世外虽遗俗,文落人间或过江。峻节但期终老学,健诗犹愧一时降。风骚近亦思强伴,恨未高吟共北窗。
白话文翻译:
仿佛潜藏的龙蛇总在等待时机,清白如冰雪更是独一无二。志向超脱世俗,虽被遗忘,但文章流传人间,或许能超越江河。坚守高洁的节操,只愿终身学习,健壮的诗篇仍感愧对一时的赞誉。近来也思考着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遗憾的是未能与你在北窗下高声吟咏。
注释:
- 隐似龙蛇:比喻隐居不仕,有如潜伏的龙蛇,等待时机。
- 清冰雪:形容品德高洁,如冰雪般纯净。
- 志留世外:指志向超脱世俗,不与世同流合污。
- 文落人间:指文章流传于世,影响深远。
- 峻节:高洁的节操。
- 健诗:指诗篇雄健有力。
- 风骚:指诗文创作,此处指诗人之间的交往和切磋。
- 高吟:高声吟咏,指共同创作或欣赏诗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与王安石、苏轼等人并称“唐宋八大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这首诗是曾巩寄给友人孙正之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曾巩晚年,当时他已隐居不仕,专注于学术和文学创作。诗中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高洁品格和文学成就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高洁品格和文学成就的追求。首句“隐似龙蛇应有待”,以龙蛇为喻,表达了诗人隐居不仕,等待时机的态度。次句“清冰雪更无双”,用冰雪形容品德的高洁,强调了诗人的独特性。后两句“志留世外虽遗俗,文落人间或过江”,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但文章却能流传人间的自信。最后两句“风骚近亦思强伴,恨未高吟共北窗”,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共同创作的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对文学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隐似龙蛇应有待”:诗人以龙蛇为喻,表达了自己隐居不仕,等待时机的态度。
- “清冰雪更无双”:用冰雪形容品德的高洁,强调了诗人的独特性。
- “志留世外虽遗俗”: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不被世人理解的孤独感。
- “文落人间或过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文章流传人间的自信。
- “峻节但期终老学”:表达了诗人坚守高洁节操,终身学习的决心。
- “健诗犹愧一时降”: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诗篇的谦逊态度。
- “风骚近亦思强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共同创作的渴望。
- “恨未高吟共北窗”:表达了诗人对未能与友人共同创作的遗憾。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隐似龙蛇”、“清冰雪”等,通过比喻增强了表达的形象性。
- 对仗:如“志留世外虽遗俗,文落人间或过江”,通过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 象征:如“清冰雪”象征高洁的品格,“龙蛇”象征隐居不仕的态度。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高洁品格和文学成就的追求,以及对友人的思念。通过比喻、象征和对仗等修辞手法,诗人展现了自己超脱世俗,坚守高洁节操的决心,以及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深厚情感。
意象分析:
- 龙蛇:象征隐居不仕,等待时机的态度。
- 清冰雪:象征高洁的品格。
- 世外:象征超脱世俗的生活。
- 人间:象征现实世界。
- 北窗:象征共同创作和交流的场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隐似龙蛇”比喻了什么? A. 隐居不仕 B. 高洁品格 C. 文学成就 D. 友人思念
-
“清冰雪更无双”中的“清冰雪”象征了什么? A. 隐居不仕 B. 高洁品格 C. 文学成就 D. 友人思念
-
诗中的“风骚近亦思强伴”表达了什么? A. 对友人的思念 B. 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C. 对文学成就的追求 D. 对隐居不仕的态度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寄孙正之》:王安石的这首诗也是寄给孙正之的,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文学创作的追求。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苏轼的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诗词对比:
- 曾巩的《寄孙正之二首》与王安石的《寄孙正之》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文学创作的追求,但曾巩的诗更注重表达高洁品格和超脱世俗的态度。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与曾巩的《寄孙正之二首》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苏轼的诗更注重表达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钱钟书著,收录了宋代众多诗人的作品,包括曾巩的诗作。
- 《曾巩集》:收录了曾巩的诗文作品,是研究曾巩文学的重要资料。
- 《宋代文学史》:对宋代文学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包括曾巩的文学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