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车螯》
时间: 2025-01-04 08:54: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食车螯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珠宫新沐净琼沙,
石鼎初燃瀹井花。
紫壳旋开微滴酒,
玉肤莫熟要鸣牙。
枨拖金线成双美,
姜擘糟丘并一家。
老子宿酲无解处,
半杯羹後半瓯茶。
白话文翻译:
在珠宫中,刚刚洗净的琼沙闪闪发光;
石鼎上,火初燃起,煮出井水的花香。
紫色的壳慢慢打开,滴出一丝酒香;
嫩滑的肉尚未熟透,要用牙齿来品尝。
用金线拖着的枨子,成双成对,美丽动人;
姜块与糟丘相互搭配,成为一家之味。
老子在宿醉的无解之地,
一半是羹汤,一半是茶。
注释:
- 珠宫:指华丽的宫殿,象征着美好的环境。
- 琼沙:形容细腻的沙子,常用来比喻美玉。
- 石鼎:用石头制成的鼎,古代用于烹煮食物的器具。
- 瀹:泡、煮的意思。
- 紫壳:指螃蟹的外壳。
- 鸣牙:意指用牙齿咀嚼的声音,形容美味。
- 枨:一种水生植物,通常用金线缠绕,表示珍贵。
- 糟丘:用米酒酿造的佐料,通常为鱼虾等海鲜的调味。
- 宿酲:宿醉的状态,醉酒未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80年-1260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他以清新自然、贴近生活的诗风而著称,善于描写自然景物和农民生活。其诗风受到李白和杜甫的影响,具有强烈的个性与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食车螯》是杨万里在闲暇时刻所作,反映了他对美食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诗中描绘的食物不仅体现了作者的生活品味,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饮食文化和生活情趣。
诗歌鉴赏:
《食车螯》是一首描写美食的诗,诗中运用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美味佳肴的热情和对生活的热爱。第一联通过“珠宫新沐净琼沙”与“石鼎初燃瀹井花”的对比,设定了一个清新、雅致的环境,令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又美好的氛围。第二联则通过“紫壳旋开微滴酒”与“玉肤莫熟要鸣牙”展现了螃蟹的美味,形成了一种生动的视觉和味觉体验。
接下来的两联通过“枨拖金线成双美”与“姜擘糟丘并一家”的描写,进一步丰富了诗中的饮食意象,表现出一种和谐美满的生活情景。最后两句则转向个人情感,老子因美酒的催眠而沉醉,半杯羹、半瓯茶的意象则恰如其分地反映了诗人此时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态度。
整首诗在细腻的意象和自然的描写中,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闲适而愉悦的生活情怀,是杨万里风格的经典体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珠宫新沐净琼沙:描绘了一个华丽的环境,琼沙象征着洁净与美好,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 石鼎初燃瀹井花:石鼎上火焰燃起,象征着烹饪的开始,井水的花香则暗示着食物的美味。
- 紫壳旋开微滴酒:螃蟹的紫壳打开,微微滴出酒香,生动地展示了美食的诱人。
- 玉肤莫熟要鸣牙:嫩白的螃蟹肉尚未熟透,暗示着美味需要细细品味。
- 枨拖金线成双美:枨子与金线的搭配显示出美食的珍贵与美丽。
- 姜擘糟丘并一家:姜与糟丘的搭配象征着家庭的和谐美满。
- 老子宿酲无解处:诗人沉醉于美酒之中,无法自拔。
- 半杯羹後半瓯茶:享用一半羹汤、半杯茶,体现出诗人对饮食的享受。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珠宫”、“琼沙”比喻华美的环境。
- 对仗:如“紫壳旋开”与“玉肤莫熟”,形成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食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赞美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珠宫:象征华美的生活环境。
- 石鼎:象征烹饪的艺术和对美食的追求。
- 紫壳:螃蟹的外壳,象征美味与诱惑。
- 金线:象征珍贵和美丽的事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珠宫”指的是什么? A. 一座庙宇
B. 一种食物
C. 华丽的宫殿
D. 一种乐器 -
“紫壳旋开微滴酒”中的“紫壳”指的是什么? A. 螃蟹
B. 鱼
C. 蛤蜊
D. 蛇 -
诗人最后提到的饮品包括: A. 白酒和茶
B. 羹汤和茶
C. 啤酒和汤
D. 果汁和茶
答案:
- C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蟹》 - 陆游
- 《秋夕》 - 杜甫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食车螯》与陆游的《蟹》均以螃蟹为题材,但前者更注重细腻的生活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流露,而后者则强调豪放与壮丽的意境,展示了不同风格的美食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