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大训文华践,英谋武范遗。
先朝无顾命,大渐问班师。
上食金舆备,移宫素幔垂。
向来激切疏,优渥小臣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已故皇帝的哀悼与追思。诗中提到皇帝的文治武功和雄才大略,回顾了他在位时的政绩和丰功伟业。先朝已无遗命,推测到如今大势已去,问及班师归来。如今金舆之下的盛宴,宫中素帷低垂。过去那些激烈的言辞和辛苦的付出,如今都被那些优渥的小臣所知晓。
注释
- 大训:指皇帝的教诲和训导。
- 文华:文采和文化,指皇帝的文治。
- 武范:军事的模范,指皇帝的武功。
- 顾命:指遗命,皇帝去世后留下的指示。
- 班师:指军事上归来的队伍。
- 金舆:华丽的车,常指皇帝的车驾。
- 素幔:白色的帷幕,常用作丧事的象征。
- 激切:激烈而诚恳的言辞。
- 优渥:丰厚的待遇,指小臣的优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梦阳,明代诗人,以其豪放的风格和丰富的历史知识著称。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思考,具有较强的政治色彩。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明代一个动荡的时期,国家政治环境复杂,作者对已故皇帝的追思与哀悼,反映了他对历史的思考与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诗歌鉴赏
李梦阳在这首挽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对已故皇帝的敬仰与哀悼。前两句“ 大训文华践,英谋武范遗”直接赞美了皇帝的治国之道,强调了文治与武功的平衡。接下来的“先朝无顾命”则表达了对先朝遗志缺乏传承的痛惜,反映了当时政治的动荡。
整首诗中,李梦阳以豪放而沉重的笔调,揭示了过去的辉煌与现在的无奈。在“上食金舆备,移宫素幔垂”中,金舆与素幔的对比,象征着盛筵与哀悼,形成鲜明对照,突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同时,诗中提到的小臣们的优渥,暗示了权力中心的转移与对前朝的遗憾。
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的追悼,也是对国家命运的深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忧虑,具有深刻的政治寓意和历史厚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大训文华践:赞美皇帝的教诲与文化成就。
- 英谋武范遗:承认皇帝的雄才大略与军事成就。
- 先朝无顾命:感慨先朝没有遗留下的命令或指导。
- 大渐问班师:暗示大势已去,询问军队归来。
- 上食金舆备:描绘皇帝享受盛宴的场景。
- 移宫素幔垂:象征丧事的悲哀。
- 向来激切疏:过去的激烈言辞与情感。
- 优渥小臣知:小臣们享受优厚待遇,隐含对权力的讽刺。
修辞手法:
- 对比:金舆与素幔的对比,突出盛宴与哀悼的矛盾。
- 象征:素幔象征丧事,金舆象征权力与富贵。
- 排比:用多个短语描述皇帝的成就,增强气势。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已故皇帝的追思,反映了对历史遗产的珍视与对现实政治的忧虑,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文华:象征文化与智谋,代表治国之道。
- 武范:象征军事与力量,代表国家的安全。
- 金舆:象征权力与富贵。
- 素幔:象征哀悼与失落。
- 小臣:象征权力的代理者与享受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金舆”指的是: A. 皇帝的车驾
B. 一种食物
C. 一种乐器
D. 一种服装 -
“向来激切疏”中“激切”是指:
A. 温和
B. 激烈
C. 细腻
D. 平淡 -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哪位历史人物的哀悼?
A. 李梦阳
B. 一位已故皇帝
C. 大臣
D. 一位将领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悼亡诗》:同样表达对逝者的哀悼。
- 《登高》:王之涣的作品,表现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与李梦阳《大行皇帝挽诗三首 其二》的比较,前者表达个人思乡之情,后者则关切国家命运,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照。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李梦阳诗文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词鉴赏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