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闺怨诗》

时间: 2025-01-19 18:17:24

独眠虽已惯。

秋来只自愁。

火笼恒暖脚。

行障镇床头。

眉含黛俱敛。

啼将粉共流。

谁能无别恨。

唯守一空楼。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独眠虽已惯。秋来只自愁。
火笼恒暖脚。行障镇床头。
眉含黛俱敛。啼将粉共流。
谁能无别恨。唯守一空楼。

白话文翻译:

独自入睡已经习惯,但到了秋天,心中依然满是忧愁。
火炉总是温暖着我的双脚,而床头的屏风却又挡住了我的视线。
眉目中愁苦的神情收敛,眼泪将面上的妆粉都融化。
谁能没有离愁别恨呢?我只好守着这空荡荡的楼房。

注释:

  • 独眠:独自入睡,指孤独的生活状态。
  • 秋来:秋天来临,象征着凋零和离别。
  • 火笼:用来取暖的器具,表示温暖的环境。
  • 行障:屏风,表示生活中的阻隔和孤独。
  • :指眉毛,常用来形容女性的美丽。
  • :哭泣,表示悲伤的情感。
  • :妆粉,象征女性的妆容。
  • 别恨:离愁与仇恨,暗示内心的苦闷。
  • 空楼:空荡荡的楼房,象征孤独和冷清。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表达了关于离别与孤独的普遍情感。在古代文学中,秋天常常与离愁别恨相联系,反映了人们在季节变化中情感的波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阴铿,生活于南北朝时期,其作品多表现女性的情感与内心世界,风格细腻而深刻。该诗展现了女性在秋季孤独中的愁苦。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动荡的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的情感也愈加复杂,尤其是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面临的困境更为突出。

诗歌鉴赏:

《秋闺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带给人的愁苦和孤独。诗中开篇便交代了“独眠”的状态,暗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随着秋季的到来,原本习惯的独自入睡变得愈加难以忍受,心中愁苦难以排解。火笼的温暖与床头的行障形成鲜明对比,虽然外界的温暖未能驱散内心的寒冷,这恰恰反映了内外矛盾的冲突。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眉含黛俱敛”形象表现愁苦的状态,毫不掩饰自己的悲伤。眼泪将妆容冲刷,体现了情感的真实与脆弱。最后一句“唯守一空楼”则将孤独推向高潮,暗示了内心的无奈与无助。这首诗不仅是对秋季的感慨,更是对女性内心深处孤独与离愁的深刻反思,充满了感伤和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独眠虽已惯:习惯了孤独的睡眠,开头就强调了孤寂。
  2. 秋来只自愁:秋天的到来使得忧愁加深。
  3. 火笼恒暖脚:火笼的温暖却无法温暖内心的寒冷。
  4. 行障镇床头:屏风的存在使得心灵更加封闭。
  5. 眉含黛俱敛:愁苦的脸色,眉目间流露出深沉的忧伤。
  6. 啼将粉共流:泪水与妆容交融,体现出情感的真挚。
  7. 谁能无别恨:感叹每个人都有离愁别恨。
  8. 唯守一空楼:孤独地守着空荡的楼房,象征更深的失落与孤寂。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独眠”与“秋来”,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火笼与屏风象征内外环境的矛盾。
  • 拟人:情感的流露使得诗句如同在诉说一个故事。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尤其突出了女性在孤独和离别中的深刻感受,反映了对爱情、生活的无奈与迷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凋零、离别的象征。
  • 火笼:温暖的希望与内心的孤独形成对比。
  • 行障:隔绝和阻碍,象征内心的封闭。
  • 空楼:象征孤独和失落的情感空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独眠”指的是什么状态?

    • A. 与他人同眠
    • B. 独自入睡
    • C. 睡眠不安
    • D. 习惯睡觉
  2. 诗人通过“眉含黛俱敛”来表现什么?

    • A. 美丽
    • B. 愁苦
    • C. 喜悦
    • D. 安宁
  3. “唯守一空楼”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
    • C. 满足
    • D. 忧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秋夕》中同样表达了秋天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但情感更加深沉与浓烈,而《秋闺怨诗》则更侧重于女性内心的脆弱与无奈。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对古诗词的详细解析与理解。
  • 《诗词鉴赏与创作》:分析古诗词的技巧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