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观莲》

时间: 2025-01-17 10:12:42

秘省仙郎别苑东,池开新长芰荷红。

幽芳渺渺三湘外,疏影亭亭一水中。

香湿琼衣迷晓雾,尘消罗袜起秋风。

玉堂归后青藜照,竞拟金莲出上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秘省仙郎别苑东,池开新长芰荷红。
幽芳渺渺三湘外,疏影亭亭一水中。
香湿琼衣迷晓雾,尘消罗袜起秋风。
玉堂归后青藜照,竞拟金莲出上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神秘的地方,仙郎在别苑的东边,池塘里新开的芰荷(即荷花)鲜红夺目。幽幽的香气弥漫在三湘地区之外,疏影摇曳的荷花映照在清水中。香气湿润了洁白的衣裳,迷漫的晨雾中,尘埃消散,秋风轻拂,罗袜轻起。归到玉堂后,青藜的光照耀着,竞相想要将金莲呈献于上宫。

注释:

  • 仙郎:神仙般的年轻人,寓意才俊或有才华的人。
  • 芰荷:即荷花,生于水中,象征清雅、高洁。
  • 三湘:古代对湘江流域的称呼,寓意遥远的地方。
  • 疏影:荷花的影子,形态疏朗。
  • 琼衣:洁白如玉的衣裳。
  • 青藜:青色的藜草,寓意清幽的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树声,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常常带有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创作于陆树声与友人相聚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内心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流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荷塘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开头两句描绘了池塘中盛开的荷花,鲜艳的颜色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接下来的描写将视角转向香气与意境,幽芳在远方的三湘之外,仿佛与世隔绝,给人一种超然的感觉。这种远离尘世的意象,既表现了诗人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后半部分则运用香湿琼衣、尘消罗袜的意象,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秋风的轻柔,既有自然的美感,也增添了人文情怀。最后两句再次回到玉堂,青藜的光辉象征着高雅与品位,竞拟金莲更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秘省仙郎别苑东”:描绘一个隐秘的地方,正是仙郎的别苑。
  2. “池开新长芰荷红”:池塘中新开的红色荷花,象征生机与美丽。
  3. “幽芳渺渺三湘外”:香气幽幽,飘散在三湘之外,表达对远方的向往。
  4. “疏影亭亭一水中”:荷花的影子在水中轻轻摇曳,展现出一种幽雅的姿态。
  5. “香湿琼衣迷晓雾”:香气湿润了衣裳,晨雾弥漫,描绘出一种梦幻的场景。
  6. “尘消罗袜起秋风”:尘埃消散,秋风轻拂,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7. “玉堂归后青藜照”:回到玉堂后,青藜的光辉照耀,象征清幽高雅。
  8. “竞拟金莲出上宫”: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期待将金莲献给朝廷。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荷花比作金莲,象征高贵。
  • 拟人:荷影摇曳,赋予了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香湿琼衣”和“尘消罗袜”,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高洁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意象分析:

  • 荷花:象征纯洁、高尚。
  • 晨雾:象征神秘与梦幻。
  • 青藜:象征清幽、雅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池塘中新开的花是什么?

    • A) 菊花
    • B) 荷花
    • C) 桃花
    • D) 兰花
  2. “幽芳渺渺”中的“渺渺”主要形容什么?

    • A) 香气
    • B) 荷花
    • C) 水面
    • D) 影子
  3. “尘消罗袜起秋风”中“尘消”意味着什么?

    • A) 清晨的宁静
    • B) 荷花的清香
    • C) 夕阳的余晖
    • D) 秋天的寒冷

答案

  1. B) 荷花
  2. A) 香气
  3. A) 清晨的宁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陆树声的《和观莲》与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均描绘了自然之美,但陆诗更侧重于清幽的意境,而苏诗则结合了豪放的情感与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