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石诗》

时间: 2025-01-17 10:12:50

天汉支机罢。

仙岭博棊余。

零陵旧是燕。

昆池本学鱼。

云移莲势出。

苔驳锦纹疏。

还当榖城下。

别自解兵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天汉支机罢。仙岭博棊余。
零陵旧是燕。昆池本学鱼。
云移莲势出。苔驳锦纹疏。
还当榖城下。别自解兵书。

白话文翻译:

在天汉之畔,机巧的安排已然停止;在仙岭之上,棋局仍然余留。
零陵曾是燕子的栖息地,而昆池则本是学习游鱼的地方。
云彩飘移,莲花的势头显露;青苔斑驳,锦纹变得稀疏。
我还应当在榖城之下,独自解读那兵书。

注释:

字词注释:

  • 天汉:指银河,古人常以银河为象征。
  • 支机:指安排或计划,机巧的安排。
  • 仙岭:神仙居住的山岭,暗指美好的境地。
  • 博棊:下棋,指一种智力游戏。
  • 零陵:古地名,指零陵郡,常常与燕子联系在一起。
  • 昆池:古代池塘,象征着学习和探索。
  • 云移莲势:形容云彩移动,莲花的形势也随之变化。
  • 苔驳:指青苔斑驳,显示出岁月的痕迹。
  • 榖城:古地名,指与农业、兵书相关的地方。

典故解析:

  • 零陵旧是燕:燕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春天和希望,这里暗指过往的美好回忆。
  • 昆池本学鱼:昆池的意象可以与古代的水文化联系,象征着对自然的学习和探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阴铿,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生平事迹不详,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个人的感悟。其诗风多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一个悠闲的时刻,诗人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对往昔的追忆和对智慧的思考。诗中通过自然景象与人文思想的结合,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智慧的追求。

诗歌鉴赏:

《咏石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智慧的思考。诗中开头的“天汉支机罢”,仿佛在说一切的安排和棋局已然结束,暗示生命中的某种结束与新的开始。接着提到“零陵旧是燕”,让人联想到过往的美好与怀旧之情。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如“云移莲势出”,表现出对天地、自然的观察与感悟,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层递进,既有自然的描绘,也有对智慧的思考,最后又回到“解兵书”的主题,展现出诗人对生命、对智慧的追求。这种从自然到人文的转换,显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呼应了南北朝时期对士人理想与智慧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汉支机罢:指银河的安排已经结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 仙岭博棊余:在仙山之上,棋局仍未完结,暗示着智者之间的较量和思考。
  • 零陵旧是燕:追忆往昔,零陵曾是燕子的栖息地,象征着温暖和希望。
  • 昆池本学鱼:昆池是学习的地方,暗示对自然的探索与学习。
  • 云移莲势出:云彩飘移,莲花的姿态随之变化,象征着时光流转。
  • 苔驳锦纹疏:岁月在青苔上留下痕迹,锦纹的稀疏反映了时光的流逝。
  • 还当榖城下:诗人期望回到榖城,象征着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
  • 别自解兵书:独自解读兵书,表达了对智慧与策略的深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银河和棋局比作人生的安排,寓意深远。
  • 象征:燕子、莲花等意象象征着希望与纯洁。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对自然的观察,以及对智慧的追求,传达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汉:象征着宇宙的辽阔与时间的流逝。
  • 仙岭:代表着理想与超脱的境地。
  • 零陵:寓意着温暖的记忆与归属感。
  • 昆池:象征着学习与探索。
  • 云、莲、苔:自然的意象,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天汉支机罢”中的“天汉”指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银河
    • C. 山脉
  2. 诗中提到的“昆池”象征什么?

    • A. 水果
    • B. 学习与探索
    • C. 战争
  3.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对战争的思考
    • B. 对智慧和自然的追求
    • C. 对爱情的怀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壮丽山水的赞美;而阴铿的《咏石诗》则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示对智慧和自然的思考。两者都体现了自然对诗人内心世界的影响,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南北朝诗词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楚辞》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