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路转峰腰断,庵依锡麓根。
石随山势曲,浪卷月华吞。
仰见凌云塔,深藏修竹门。
同来二三子,相与共开樽。
白话文翻译:
路途在峰腰处转弯而断,庵堂依偎在锡山的山麓根部。
石头随山势弯曲,浪花卷起月光吞没了岸边。
仰头看到凌云塔,深藏在修竹的门后。
我们二三好友同行,一起举杯共庆。
注释:
- 路转:指道路在某处转弯。
- 峰腰:山峰的中间部分。
- 庵:寺庙、庵堂,指隐居或修道的地方。
- 锡麓:指锡山的山麓,锡山是一个地名。
- 石随山势曲:石头的形状跟随山的地势变化。
- 浪卷月华吞:浪花卷起时吞没月光,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海浪。
- 凌云塔:高耸入云的塔,象征着高远的理想或志向。
- 修竹门:修长的竹子,形成了一道门,表示隐秘或幽静的地方。
- 同来二三子:与我同行的伙伴们。
典故解析:
“凌云塔”与“修竹门”暗示了隐士生活的理想和幽静的环境。诗中提到的“同来二三子”可以看作是对友情的赞美,体现了古代文人雅士之间的情谊与共饮的乐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窦承焯,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人的珍视。
创作背景:诗作产生于作者与友人游览石浪庵的过程中,体现了作者对山水自然的感悟和与友人共聚的欢愉,反映了清代人们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色为背景,描绘了作者与友人游览石浪庵的闲适情景,展现了山水的变化与友谊的温暖。前两句描写山中路途的曲折与庵堂的依偎,既有空间的远近变化,也有时间的流逝感,体现出自然的静谧与人文的交融。后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尤其是“浪卷月华吞”这一句,极具画面感,勾勒出浪花与月光交织的美丽场景,让人心生向往。
整首诗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绪,既有对友人相聚的欣喜,又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展现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和对友谊的珍视。四句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诗词解析:
- 路转峰腰断:描绘了道路的曲折,给人一种探险的感觉。
- 庵依锡麓根:庵堂的依偎让人感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 石随山势曲:石头如同人心,随环境而变,隐喻人生的变化。
- 浪卷月华吞:浪花的运动与月光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自然的多样性。
- 仰见凌云塔:高耸的塔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 深藏修竹门:隐秘之处,寓意内心的宁静与自我反思。
- 同来二三子:与友人共享的快乐,强调了友情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进行比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拟人:如“浪卷月华吞”,赋予自然以人的动作,使景象更为生动。
- 对仗:前后句之间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自然的美与友情的珍贵展开,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诗人传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友人相聚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 石:象征稳重与永恒,代表大自然的坚韧。
- 浪:象征变化与激情,表现出生命的动感。
- 月华:象征宁静与悠远,反映出内心的平和。
- 竹:象征高洁与友谊,隐喻诗人与友人间的深厚情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时代的?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清代
- D. 明代
-
诗中提到的“凌云塔”象征什么?
- A. 友情
- B. 理想与追求
- C. 自然风光
- D. 生活的压力
-
“浪卷月华吞”这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 比喻
- B. 拟人
- C. 对仗
- D. 排比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窦承焯的诗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王维则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交融。两者都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但各自的侧重点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作品选》
- 《中国古代山水诗歌研究》
- 《诗词鉴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