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北竹青桐北,南桐绿竹南。
竹林君早爱,桐树我初贪。
凤栖桐不愧,凤食竹何惭。
栖食更如此,馀非凤所堪。
白话文翻译:
北方的竹子是青色的,南方的桐树是绿色的。
竹林的主人早就喜欢竹子,而我初次见桐树也倍感贪恋。
凤凰栖息在桐树上实在不愧,而凤凰吃竹子又何必感到惭愧呢?
栖息和食用都是这样,其他的就不是凤凰所能承受的了。
注释:
- 青桐:青色的桐树,象征高洁与优雅。
- 绿竹:绿色的竹子,象征坚韧和生机。
- 竹林君:指喜爱竹子的朋友或人。
- 凤:凤凰,古代神话中的一种鸟,象征高贵和理想。
典故解析:
“凤栖桐”指的是凤凰栖息在桐树上,古代有“凤求凰”的传说,桐树因其优美的形态和寓意而被视为凤凰的栖息地,象征着高雅和理想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伯鱼,字士英,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文化繁荣之时,诗人以竹和桐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和人生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桐竹赠张燕公》通过竹与桐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两种植物各自特质的赞美。诗中提到北方的竹子和南方的桐树,隐喻了地理差异下的美感。竹子象征着坚韧和生机,而桐树则代表着优雅与高洁。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这些自然景物中,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的最后两句通过凤凰的意象,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凤凰栖息在桐树上,象征着理想中的人应该与高雅的事物为伴,而凤凰食竹则暗示了对生活的取舍。整体来看,诗歌不仅在描绘自然景物,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生活、理想和价值的思考,展现了唐代诗歌的深邃与细腻。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北竹青桐北”:北方的竹子颜色是青色的,强调其生机与坚韧。
- “南桐绿竹南”:南方的桐树则是绿色的,象征优雅。
- “竹林君早爱”:竹子早已受到竹林主人的喜爱。
- “桐树我初贪”:而我对桐树的爱慕则是初次的贪恋。
- “凤栖桐不愧”:凤凰栖息在桐树上实在是名副其实。
- “凤食竹何惭”:凤凰吃竹子又何需感到惭愧呢。
- “栖食更如此”:栖息和食用的关系如此。
- “馀非凤所堪”:其他的东西就不适合凤凰了。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北竹和南桐的对立增强了诗意。
- “凤”的意象运用,寓意深刻,象征着追求理想的精神。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美和高洁理想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 竹:象征坚韧、正直和生机,代表着诗人对自然的喜爱。
- 桐:象征优雅和高洁,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 凤:象征理想、高贵和追求,传达出对生活价值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北方植物是什么?
A. 桐树
B. 竹子
C. 松树 -
“凤栖桐”中的“凤”象征什么?
A. 富贵
B. 理想
C. 知识 -
诗人对桐树的感情是:
A. 初次贪恋
B. 长久爱慕
C. 无所谓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竹里馆》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比较李伯鱼的《桐竹赠张燕公》和王维的《竹里馆》,前者侧重于竹与桐的对比及情感表达,而后者则更强调宁静和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李白、杜甫、白居易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