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寅十四首效韦苏州 其七》

时间: 2024-09-19 22:03:50

我思五柳翁,解作一生事。

得钱送酒家,便静寻山寺。

念我还如此,翁应会人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我思五柳翁,解作一生事。
得钱送酒家,便静寻山寺。
念我还如此,翁应会人意。

白话文翻译:

我思念那位五柳翁,他的生活理念我十分认同。得到一些钱财后,就去酒家买酒,接着我便静下心来寻访山中的寺庙。想必我和他是一样的人,翁应该能理解我的心意。

注释:

  • 五柳翁:指陶渊明,因其有五柳树而得名,象征隐逸的生活。
  • 解作:理解为;作,指的是生活或事业。
  • 送酒家:指把得到的钱用来买酒的地方。
  • 静寻山寺:安静地去寻找山中的寺庙。
  • 念我还如此:想我也是这样的人。

典故解析:

  • 五柳翁: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以其隐逸生活和自然主义的诗歌风格著称。他的生活态度和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常被文学界尊称为“隐士”。
  • 山寺:在中国诗歌中,山寺常常象征着清静和修行的地方,代表了隐逸者追求内心宁静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溪,北宋著名的书法家、诗人,为“苏门四学士”之一,风格独特,诗歌常以清新脱俗、情感细腻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黄庭坚对陶渊明的崇敬与向往之际,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纷扰的逃避。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黄庭坚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崇敬与认同。诗的前两句“我思五柳翁,解作一生事”直接点明了诗人对陶渊明生活态度的向往,体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理解和认同。接下来的“得钱送酒家,便静寻山寺”则描绘了诗人一旦得到金钱,便会以此为乐,去酒家饮酒,随后又寻求内心的宁静,去山中寺庙修行,表现出一种洒脱与宁静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念我还如此,翁应会人意”则是对陶渊明的理解与自我认同,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省,似乎在说,陶渊明应该能够理解他这种渴望自由的心情。

整首诗在意境上呈现出一种淡然与恬静的风格,运用简单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营造出一种超然的生活理念。诗人通过对陶渊明的描写,反映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也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反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我思五柳翁”:表达出对陶渊明的思念与尊敬。
    2. “解作一生事”:说明诗人理解陶渊明的生活态度是他一生追求的目标。
    3. “得钱送酒家”:描绘了诗人对生活方式的选择,享受生活的一面。
    4. “便静寻山寺”:表现出诗人对宁静和心灵寄托的追求。
    5. “念我还如此”:反思自己的生活态度,与陶渊明产生共鸣。
    6. “翁应会人意”:表达出对陶渊明理解自己的信心。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和对仗等修辞手法,如“得钱送酒家”与“便静寻山寺”的对比,体现了生活的不同选择和内心追求的冲突。

  •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主题在于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与反省,展现了一种追求自由、宁静的生活理念。

意象分析:

  • 五柳翁:象征隐逸与自然生活,代表理想中的生活态度。
  • 酒家:代表享乐与世俗的诱惑。
  • 山寺:象征内心的宁静与精神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五柳翁”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李白
    • B. 陶渊明
    • C. 杜甫
  2. 诗中“得钱送酒家”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态度?

    • A. 对金钱的追求
    • B. 对享乐生活的态度
    • C.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3. “翁应会人意”表达了诗人对谁的理解与共鸣?

    • A. 自己
    • B. 陶渊明
    • C. 朋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达隐逸生活的哲理与情感。
  • 王维《鹿柴》:展现自然与宁静的诗意。

诗词对比

  • 黄庭坚与陶渊明的诗作均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黄庭坚更倾向于在现实中寻求宁静,而陶渊明则完全回归自然,逃避世俗。两者在生活态度的表现上虽有不同,但都体现了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