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玉京洞遇雨
作者: 韩元吉 〔宋代〕
俗物只散意,市朝那复清。
未能蓬岛去,且上玉京行。
古洞深无底,幽泉细有声。
山灵知我意,賸乞片时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游览玉京洞时,遇到雨天的心情。诗人感叹世俗事物纷杂不清,繁华的市井生活让人难以感到清净;自己未能去到理想中的蓬岛,只能在玉京洞中游览。古老的洞穴深邃无底,幽静的泉水细细流淌,发出轻柔的声音。诗人希望山中的灵气能够理解自己的心意,祈求片刻的晴天。
注释:
- 俗物:指世俗的事物,琐碎而无趣。
- 市朝:指市集和朝廷,代表繁忙的社会生活。
- 蓬岛: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理想的生活。
- 玉京:这里特指玉京洞,寓意高洁的境地。
- 古洞:古老的洞穴,暗示神秘的环境。
- 幽泉:安静的泉水,象征自然的宁静。
- 山灵:山中的神灵,寄托对自然的敬畏和信任。
- 片时晴:短暂的晴天,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元吉,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反思,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游览玉京洞时,正值雨天,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喧嚣的厌倦。
诗歌鉴赏:
这首《登玉京洞遇雨》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世俗的深刻思考。全诗以“俗物只散意,市朝那复清”开篇,直接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厌倦之情,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理想中的蓬岛,表明自己对清净生活的渴望,然而现实却是未能如愿,只能在玉京洞中流连。
古洞深邃无底、幽泉细声相伴,形成了一幅美丽而宁静的自然画面,令人心向往之。尤其是“山灵知我意,賸乞片时晴”一句,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达了对大自然的信任与依赖。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内心的感受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情感的寄托,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愁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俗物只散意:指世俗的事物使心绪分散,无法专注于内心。
- 市朝那复清:市井繁忙,生活不再清净。
- 未能蓬岛去:未能如愿到达理想的蓬岛,感到失落。
- 且上玉京行:只能在玉京洞游览,寄情于此。
- 古洞深无底:古老的洞穴深邃无底,象征深邃的内心世界。
- 幽泉细有声:安静的泉水流淌,带来宁静的氛围。
- 山灵知我意:山中的灵气能理解我的感受。
- 賸乞片时晴:希望能有片刻的晴天,象征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世俗生活比作散意的俗物,形象生动。
- 拟人:山灵被赋予了理解人心的能力,增强了自然与人的联系。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加了音乐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与信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俗物:象征世俗生活的琐碎,反映诗人的内心挣扎。
- 蓬岛:代表理想中的仙境,象征追求的目标。
- 古洞:象征内心深处的宁静和神秘。
- 幽泉:象征生命的细腻与流动,带来内心的安宁。
- 山灵:象征自然的灵性与智慧,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蓬岛”象征什么? A. 现实中的一个地方
B. 理想的生活状态
C. 一种植物 -
作者在诗中对“市朝”的态度是?
A. 热爱
B. 厌倦
C. 无所谓 -
“幽泉细有声”描绘的是?
A. 声音的嘈杂
B. 自然的宁静
C. 人的哭泣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下独酌》李白
- 《山中问答》王维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中问答》相比,韩元吉的作品更倾向于个人内心的追求与对自然的感悟,而王维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反映出不同的生活态度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选读》
- 《中国古代诗词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