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笑令》
时间: 2025-01-08 01:08:46意思解释
调笑令
作者: 李吕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教醉里深。小梅破萼娇难似。喜色著人吹不起。莫将羽扇掩明波,滟滟光风生眼尾眼尾。寄深意。一点兰膏红破蕊。钿窝浅浅双痕媚。背面银床斜倚。烛花先报今宵喜。管定知人心里。
白话文翻译:
在醉意深沉之中,小梅花已然绽放,娇艳却难以与之相比。欢喜的神情无法用言语表达。不要用羽扇遮掩那明亮的波光,微波荡漾,光影映照在眼角。寄托着深厚的情意,兰花的香膏点缀着红色的花蕊。钿窝上浅浅的两道痕迹显得妩媚动人。背靠着银色的床榻,烛光摇曳,先行报喜今宵的欢庆,一定能知道彼此的心意。
注释:
- 教醉里深:在醉意浓重的状态中。
- 小梅破萼:指小梅花已经开放,破开了花苞。
- 喜色著人:喜悦的神情在脸上显露出来。
- 羽扇掩明波:用扇子遮挡波光。
- 滟滟光风生眼尾:波光荡漾,光影照在眼角。
- 兰膏红破蕊:兰花的香膏与红色花蕊。
- 银床斜倚:斜倚在银色的床榻上。
- 烛花先报今宵喜:烛光先预示了今夜的欢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吕,宋代词人,擅长填词,风格绚丽多姿,常以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见长。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春天,花开时节,作者通过描绘梅花与烛光等意象,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与对爱情的期待。
诗歌鉴赏:
《调笑令》以清新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美丽景象和内心的柔情。开头“教醉里深”便营造出一种醉意朦胧的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春日的醉人美景之中。小梅花的开放象征着春的来临,也暗示着爱情的萌芽。诗中“喜色著人吹不起”展现了恋爱中那种难以言表的欢愉与羞涩,情感真挚而细腻。后面提到的“羽扇掩明波”则是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珍惜,不希望任何东西遮挡住眼前的美丽。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呈现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春天,同时也蕴含了对爱情的美好向往。诗中不仅有视觉的美感,还有情感的深邃,展现了词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爱情的期待。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教醉里深:醉意浓厚,表现一种轻松的心境。
- 小梅破萼娇难似:小梅花开得娇美,但与内心的情感相比仍显得乏力。
- 喜色著人吹不起:内心的喜悦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情感深藏。
- 莫将羽扇掩明波:希望不要用扇子遮挡眼前的美丽,使其更为明亮。
- 滟滟光风生眼尾:波光粼粼,映照着眼角,带来轻柔的感受。
- 寄深意: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寄托。
- 一点兰膏红破蕊:细腻的描写兰花与红色花蕊,象征纯洁与美好。
- 钿窝浅浅双痕媚:两道浅浅的痕迹,暗示了爱情的甜蜜。
- 背面银床斜倚:背靠银色的床,展现一种慵懒的姿态。
- 烛花先报今宵喜:烛光是对今夜欢庆的暗示,预示着情感的交流。
- 管定知人心里:表明心意是相通的,彼此心中都有所了解。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烛花”比喻照亮心灵的温暖。
- 对仗:多个句子形成对仗工整的结构,如“银床斜倚”与“烛花先报”。
- 拟人:将烛光赋予情感,表现出时间与空间的交融。
-
主题思想: 诗歌中心思想在于表现春天的美丽与内心的情感交融,向读者传达对爱情的美好期待与珍惜。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坚韧与纯洁,代表着希望与新生。
- 烛光:象征温暖与情感的交流,是爱的象征。
- 兰膏与红蕊:象征美好与爱情的芬芳,代表着内心的柔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调笑令》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李吕
- C) 苏轼
-
词中提到的“小梅”象征着什么?
- A) 春天的到来
- B) 秋天的果实
- C) 冬天的寒冷
-
“烛花先报今宵喜”中的“烛花”是指什么?
- A) 烛光
- B) 花朵
- C) 星星
答案:
- B) 李吕
- A) 春天的到来
- A) 烛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如梦令》 by 李清照:同样展现爱情与生活的细腻感受。
- 《念奴娇·赤壁怀古》 by 苏轼:对历史与情感的交织。
诗词对比:
- 《调笑令》与《如梦令》都在春天的背景下表达了对爱情的期待,但《如梦令》更加强调女性的细腻情感与对生活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李吕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