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烟节同子玉徐先生野步》

时间: 2025-01-14 03:26:58

系马道边树,杖藜坡外冈。

风来花自笑,露过草犹香。

乐事论三月,吟怀骛八荒。

时平那有感,双泪肯浪浪。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系马道边树,杖藜坡外冈。
风来花自笑,露过草犹香。
乐事论三月,吟怀骛八荒。
时平那有感,双泪肯浪浪。

白话文翻译:

在马道旁系着马,拄着拐杖在坡外漫步。
微风拂来,花儿自顾自地笑,露水过后,草地仍然散发着香气。
快乐的事谈论三月,吟唱的心情仿佛飞向八荒。
时局安宁怎能无感,双泪可否随意流淌。

注释:

  • 系马:系住马匹,表示停留。
  • 杖藜:拄着拐杖,藜是一种植物,这里指拐杖。
  • 坡外冈:坡的外边的小山。
  • 风来花自笑:风一吹,花儿仿佛自得其乐。
  • 乐事:快乐的事情。
  • :谈论。
  • 吟怀:吟唱的心情。
  • :追逐。
  • 八荒:辽阔的天地。
  • 时平:时局安宁。
  • 双泪肯浪浪:双眼泪水愿意随意流淌。

典故解析:

“八荒”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形容广阔无垠的天地,寓意志向远大。诗中提到的“三月”通常指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双泪”则往往用以表达情感的抒发,反映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强至,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被记载,作品多以抒情为主,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禁烟节前后,诗人借此机会表达对自然的感受,体现出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来表现诗人内心的情感。首联“系马道边树,杖藜坡外冈”描绘了一幅悠闲的春日画面,诗人静坐于自然之中,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接下来“风来花自笑,露过草犹香”则通过拟人手法,赋予了花草以生命,让自然景物充满了生气与活力,传达出诗人对春天的喜悦。

第三联“乐事论三月,吟怀骛八荒”中,诗人谈论快乐的事情,似乎在畅想未来,表达了一种无拘无束的心情。最后一句“时平那有感,双泪肯浪浪”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内心的惆怅,尽管外界环境安宁,但内心的情感仍然深沉复杂,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画面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系马道边树”:诗人将马系在树旁,营造出一种悠闲的氛围。
    • “杖藜坡外冈”:拄着拐杖,表示年长或行走不便,给人以感伤之感。
    • “风来花自笑”:自然界的生机勃勃,花儿在风中摇曳,象征着生命的欢快。
    • “露过草犹香”:露水过后,草地散发的香气,传达出春天的气息。
    • “乐事论三月”:春天的美好,诗人与友人谈论乐事,心情愉悦。
    • “吟怀骛八荒”:吟唱的心情无限,意向远大,反映了诗人的理想。
    • “时平那有感”:即使时局安宁,内心却有感触。
    • “双泪肯浪浪”:眼泪流淌,表达诗人内心的伤感与情感的宣泄。
  • 修辞手法

    • 拟人:如“风来花自笑”,使自然景物更具生命力。
    • 对仗:如“系马道边树,杖藜坡外冈”,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春天比作乐事,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出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感慨。

意象分析:

  • :象征自由与放松的生活。
  • :代表自然的生命力与静谧。
  • :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 :代表自然的芬芳与生长。
  • 泪水:象征内心的情感与感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系马道边树”中的“系马”指的是什么?

    • A. 放马
    • B. 绑住马
    • C. 骑马
  2. 诗中提到的“三月”象征什么?

    • A. 冬天
    • B. 春天
    • C. 秋天
  3.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 A. 无所谓
    • B. 热爱
    • C. 恨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强至的《禁烟节同子玉徐先生野步》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李白更显豪放,强至则更显细腻和感性。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