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再送蒙寺丞赴郢州
弯弓落飞鸟,少也向幽州。
来作汉官属,耻为戎国留。
身轻抛马辔,地暖厌狐裘。
惯见颜如玉,江边问莫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送别朋友蒙寺丞即将前往郢州的情景。诗人以弯弓射鸟的形象,暗示着年轻时的志向和向往,接着表达了作为汉官的自豪,而不愿意留在戎狄之地的心情。诗人轻松地放下马缰,厌倦了厚重的狐皮衣,最后在江边询问那位美人的愁苦。
注释:
- 弯弓:拉紧弓箭,展现出英勇和力量。
- 幽州:古地名,指代偏远之地,隐喻远离中心。
- 汉官属:指在汉朝做官的人,象征着荣耀和正统。
- 戎国:指少数民族或边疆地区,诗人对此持有轻蔑态度。
- 抛马辔:放下马缰,象征着对世俗事务的放弃。
- 狐裘:珍贵的皮毛,象征奢华和享乐。
- 颜如玉:形容女子美丽,暗指某位女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圣俞,号岚溪,宋代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风格清新自然,注重情感表达和生活细节。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对友人前途的祝福与惜别之情,同时流露出诗人对仕途的思考与个人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再送蒙寺丞赴郢州》是一首充满离别情感的送别诗。全诗运用生动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眷恋与祝福。开篇的“弯弓落飞鸟”,不仅描绘了优雅的场景,也象征着诗人年轻时的豪情壮志,暗示着对自由和理想的渴望。接下来的“少也向幽州”,将这种渴望与现实相对比,表达了对官场的复杂情感。
诗中“来作汉官属,耻为戎国留”则展现了诗人对身份的自豪感,同时也流露出对边疆生活的厌倦和不屑。诗人轻松抛弃马缰,象征着一种对繁重生活的逃避,向往自然的轻松和洒脱。最后一句“惯见颜如玉,江边问莫愁”,则将离别的情感与美好回忆结合,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情感的渲染,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对生活理想的坚持,是一篇具有深刻情感与艺术魅力的送别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弯弓落飞鸟":描绘出一种动感,表达诗人年轻时的豪情。
- "少也向幽州":反映出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远方的向往。
- "来作汉官属,耻为戎国留":表达了对于身份的自豪与对边疆生活的轻视。
- "身轻抛马辔,地暖厌狐裘":象征着对奢华生活的厌倦与向往自由的心态。
- "惯见颜如玉,江边问莫愁":结合美好回忆与对友人的牵挂。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弯弓落飞鸟”比喻诗人的豪情与朝气。
- 对仗: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问莫愁”展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流露出对理想与自由的追求,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意象分析:
- 弯弓:象征力量与自由,表达对理想的追求。
- 狐裘:象征奢华与世俗生活,表达对其厌倦。
- 颜如玉:象征美丽与温柔,反映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幽州”指代什么?
A. 中央地区
B. 边疆地区
C. 海洋 -
“身轻抛马辔”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对生活的热爱
B. 对繁重生活的厌倦
C. 对朋友的牵挂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送友人》
- 王维的《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送友人》同样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更多地侧重于对友人前途的担忧与祝福。
- 王维的《送别》则以山水为背景,表现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情感,侧重于对自然的描绘。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梅尧臣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