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尉喜雨呈张文伯》

时间: 2025-01-19 21:44:24

贺客休辞酒盏深,使君心是老农心。

精诚心致当时雨,膏泽将为异岁霖。

得水槁苗俱竞秀,乘秋高鸟自能吟。

宣风宜有中和作,戛玉锵金播八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贺客休辞酒盏深,使君心是老农心。
精诚心致当时雨,膏泽将为异岁霖。
得水槁苗俱竞秀,乘秋高鸟自能吟。
宣风宜有中和作,戛玉锵金播八音。

白话文翻译:

请你不要拒绝这深情厚谊的酒盏,
因为你内心的情怀与老农是一样的。
真诚的心愿可以带来及时的雨,
这样丰泽将能成为不同年份的甘霖。
得到水分,枯萎的苗木都能竞相绽放,
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鸟儿自会高歌。
呼唤和谐的风,应该有中正的创作,
敲击玉石与金属,奏出八方的乐音。

注释:

  • 贺客:来祝贺的人。
  • 酒盏:酒杯。
  • :深厚,形容酒情浓厚。
  • 老农心:老人和农民的心思,暗指对自然和农作物的关心。
  • 精诚心致:真诚的心意和努力。
  • 膏泽:润泽,滋润的意思。
  • 异岁霖:不同年份的雨水。
  • 得水槁苗:得到水分后,枯萎的苗木能重新生长。
  • 乘秋高鸟自能吟:在秋高气爽的季节,鸟儿自会鸣唱。
  • 宣风宜有中和作:表达风应当有中正和谐的创作。
  • 戛玉锵金:敲打玉石和金属,形容乐器的声音。
  • 播八音:传播各种音乐的声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之道,字宗道,号元白,宋朝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词见长,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王之道在一个喜雨的日子里写给朋友张文伯的,表达了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诗中通过酒会的场景,反映出诗人对丰收的期待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王之道的《和陶尉喜雨呈张文伯》是一首充满情感与自然气息的诗作。诗的开头,作者以“贺客休辞酒盏深”引出主题,表达了对朋友的邀请与友谊的珍视。通过对“老农心”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农民辛勤耕作的理解与尊重,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依赖与渴望。

接着,诗中提到“精诚心致当时雨,膏泽将为异岁霖”,展现了诗人对及时雨的期待,强调真诚的心意能带来丰收和希望。这不仅仅是对农作物的关注,更是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向往。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得水槁苗俱竞秀,乘秋高鸟自能吟”,描绘出自然界生生不息的景象,展示了秋天的丰收与欢愉。最后,诗人以“宣风宜有中和作,戛玉锵金播八音”总结,强调和谐的重要性,表达了对音乐与自然的热爱,展现了生活的美好与艺术的共鸣。

整首诗在词句上运用对仗和美妙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理解,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贺客休辞酒盏深:邀请朋友不要拒绝深厚的酒情。
  2. 使君心是老农心:表达朋友的心情与农民的心情是相通的。
  3. 精诚心致当时雨:真诚的心意能够引来及时的雨水。
  4. 膏泽将为异岁霖:滋润的雨水将带来不同年份的丰收。
  5. 得水槁苗俱竞秀:得到水分后,枯萎的作物都能重新生长。
  6. 乘秋高鸟自能吟:在秋高气爽的季节,鸟儿自然会歌唱。
  7. 宣风宜有中和作:呼唤和谐的风,需中正的创作。
  8. 戛玉锵金播八音:敲打玉石与金属,奏出美妙音乐。

修辞手法

  1. 比喻:将“酒盏”与友谊联系,表现友情的深厚。
  2.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工整,营造出和谐的韵律感。
  3. 拟人:赋予鸟儿以歌唱的能力,增加了生活气息。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自然和人情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和谐与丰收的期待,传达出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酒盏:象征友情与欢庆。
  • 老农:代表勤劳与自然的依赖。
  • 及时雨:象征生活中的好运与希望。
  • 枯苗:暗示生命的脆弱与潜在的复苏。
  • 秋高:象征丰收的季节与乐观的心境。
  • 八音:代表音乐的和谐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贺客休辞酒盏深”意指什么? a) 不要拒绝酒的邀请
    b) 酒的味道很深
    c) 酒杯很大

  2. “精诚心致当时雨”中“精诚”是指: a) 认真对待
    b) 真诚的心意
    c) 精致的工艺

  3. 诗中提到的“老农心”主要表现: a) 对农作的关心
    b) 对生活的无奈
    c) 对城市的向往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关注自然与人情。
  • 杜甫《春望》:表达对生活的感慨与期待。

诗词对比

  • 王之道与陶渊明的作品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陶渊明更强调个人的隐逸与自由,而王之道则更加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王之道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