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南秋得闰,草木向迟彫。正性失松桧,群生同艾萧。漂流又舟楫,隐约念箪瓢。剩暑犹须葛,谁能远致韶。
白话文翻译: 江南的秋天因为闰月而推迟,草木也相应地缓慢凋零。正直的本性在松桧中失去,众生都如同艾草和萧条的景象。漂泊的生活如同舟楫,隐约中怀念简朴的生活。即使暑气未消,仍需葛布衣裳,谁能远离这纷扰,追求美好的音乐。
注释:
- 闰:指闰月,即在农历中增加的一个月,使得某些年份有十三个月。
- 迟彫:缓慢凋零。彫,同“凋”。
- 正性:正直的本性。
- 松桧:常绿树木,象征坚韧不拔。
- 艾萧:艾草和萧条,比喻普通和衰败。
- 箪瓢:简朴的生活用具,代指简朴的生活。
- 葛:一种植物,其纤维可织布,这里指葛布衣裳。
- 韶:古代的一种音乐,这里代指美好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赵蕃,宋代诗人,其诗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这首诗可能是在江南地区,感受到秋天的推迟和自然界的缓慢变化,从而引发对正直本性的思考和对简朴生活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江南秋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敏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诗中“正性失松桧,群生同艾萧”一句,既表达了对正直本性丧失的忧虑,也反映了社会普遍的衰败景象。后两句“漂流又舟楫,隐约念箪瓢”则展现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
诗词解析:
- 首句“江南秋得闰,草木向迟彫”描绘了江南秋天因闰月而推迟的自然景象,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凋零。
- “正性失松桧,群生同艾萧”通过对松桧和艾萧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正直本性丧失的忧虑和对社会衰败的感慨。
- “漂流又舟楫,隐约念箪瓢”描绘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同时隐约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 “剩暑犹须葛,谁能远致韶”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松桧:象征坚韧不拔的正直本性。
- 艾萧:象征普通和衰败的社会现实。
- 箪瓢:象征简朴的生活。
- 葛:象征实用的生活必需品。
- 韶:象征美好的音乐和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正性失松桧”中的“松桧”象征什么? A. 坚韧不拔的正直本性 B. 普通和衰败的社会现实 C. 简朴的生活 D. 实用的生活必需品
-
诗中“隐约念箪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漂泊生活的无奈 B. 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C. 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D. 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同样描绘江南秋天的景象,但更多表现了诗人的豪放情怀。
- 杜甫《秋兴八首》:通过对秋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等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有助于深入了解宋代诗歌。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赵蕃诗歌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