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何靖山人隐居二首》
时间: 2025-01-06 04:11: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何靖山人隐居二首 文同 〔宋代〕
因循失计下青山,却恨溪云占断闲。 黄卷圣贤忻对语,青云岐路只低颜。 月墙槐影侵阶暗,雨槛秋花满目斑。 自爱萧条真吏隐,心清不累有无间。
白话文翻译:
因为犹豫不决而离开了青山,却怨恨溪边的云彩占据了闲暇。 与圣贤的黄卷书相对而谈感到欣喜,面对青云之路只低头不语。 月光下的墙边槐树影子暗淡,雨中的栏杆上秋花斑驳。 我自爱这种简朴的生活,真正的隐士,内心清净不受有无之累。
注释:
- 因循失计:犹豫不决,未能做出决定。
- 下青山:离开青山,指离开隐居之地。
- 溪云占断闲:溪边的云彩占据了闲暇时光。
- 黄卷圣贤:指古代的经典书籍和圣贤的言论。
- 忻对语:高兴地对话。
- 青云岐路:比喻仕途或前途。
- 低颜:低头,表示谦卑或不愿面对。
- 月墙槐影:月光下的墙边槐树影子。
- 雨槛秋花:雨中的栏杆上秋花。
- 萧条:简朴,不繁华。
- 吏隐:指官员隐居,不问世事。
- 心清不累有无间:内心清净,不受有无之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书画亦有很高的成就。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泊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文同在隐居时所作,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简朴,以及作者内心的清净与超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清净与超脱。诗中“因循失计下青山”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离开隐居之地的遗憾,而“却恨溪云占断闲”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月墙槐影侵阶暗”和“雨槛秋花满目斑”,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简朴的隐居氛围。最后两句“自爱萧条真吏隐,心清不累有无间”,直接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对世俗纷扰的淡泊态度。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作者的隐逸情怀和高洁品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因循失计下青山”:表达了作者对离开隐居之地的遗憾和犹豫不决的心情。
- “却恨溪云占断闲”:进一步强化了作者对闲暇时光被占据的怨恨。
- “黄卷圣贤忻对语”:表达了作者与圣贤书籍对话的欣喜。
- “青云岐路只低颜”:面对仕途或前途,作者选择低头不语,表示不愿面对。
- “月墙槐影侵阶暗”:通过对月光下墙边槐树影子的描绘,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雨槛秋花满目斑”:通过对雨中栏杆上秋花的描绘,增添了斑驳的色彩。
- “自爱萧条真吏隐”:直接表达了作者对简朴隐居生活的喜爱。
- “心清不累有无间”: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清净与超脱,不受有无之累。
修辞手法:
- 拟人:如“却恨溪云占断闲”,将溪云拟人化,表达作者的情感。
- 对仗:如“黄卷圣贤忻对语,青云岐路只低颜”,形成工整的对仗。
- 比喻:如“青云岐路”比喻仕途或前途。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隐逸与超脱。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清净与超脱,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青山:象征隐居之地。
- 溪云:象征闲暇时光。
- 黄卷圣贤:象征知识和智慧。
- 青云岐路:象征仕途或前途。
- 月墙槐影:象征宁静的夜晚。
- 雨槛秋花:象征斑驳的色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因循失计下青山”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欣喜 B. 遗憾 C. 愤怒 D. 平静
- “却恨溪云占断闲”中的“溪云”象征什么? A. 闲暇时光 B. 隐居之地 C. 知识和智慧 D. 仕途或前途
- “自爱萧条真吏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繁华 B. 简朴 C. 忙碌 D. 世俗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表达了隐逸情怀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简朴。
诗词对比:
- 文同的《题何靖山人隐居二首》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者都表达了隐逸情怀,但文同的诗更多了一份对世俗的淡泊态度。
- 文同的《题何靖山人隐居二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简朴,但文同的诗更多了一份内心的清净与超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陶渊明集》:收录了陶渊明的诗作,可以与文同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
- 《王维诗集》:收录了王维的诗作,可以与文同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