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刘凝远峦四首》

时间: 2025-01-17 08:35:23

曾因下府识元龙,深觊归途得款从。

顾我殊非黄叔度,多君不愧郭林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刘凝远峦四首 赵蕃 〔宋代〕 曾因下府识元龙,深觊归途得款从。 顾我殊非黄叔度,多君不愧郭林宗。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曾经因为下府而认识了元龙,深深希望归途能够得到他的款待。回头看我自己,与黄叔度相比实在差得太远,但与君交往,我不愧于郭林宗。

注释: 字词注释:

  • 下府:指较低级别的官府。
  • 元龙: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僚。
  • 深觊:深深希望。
  • 款从:款待,接待。
  • 黄叔度:黄宪,字叔度,东汉时期的名士,以德行著称。
  • 郭林宗:郭泰,字林宗,东汉时期的名士,以博学多才著称。

典故解析:

  • 黄叔度:黄宪是东汉时期的名士,以德行高洁著称,此处用来比喻德行高尚的人。
  • 郭林宗:郭泰是东汉时期的名士,以博学多才著称,此处用来比喻学识渊博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多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这首诗是赵蕃寄给朋友刘凝远的,表达了对朋友的敬仰和对自己不足的反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某个归途中,想起与刘凝远的交往,感慨自己的不足,同时表达对刘凝远的敬仰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典故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敬仰和对自身不足的深刻认识。首句“曾因下府识元龙”,表明作者与刘凝远的相识是在官府中,而“深觊归途得款从”则表达了作者对朋友款待的期待。后两句通过黄叔度和郭林宗的典故,既表达了对刘凝远德才兼备的赞赏,也反映了作者对自己德行和学识的自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诗人的自我反思和谦逊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曾因下府识元龙”,通过“下府”和“元龙”的结合,点明了作者与刘凝远的相识背景和刘凝远的身份。
  • 第二句“深觊归途得款从”,表达了作者对归途中能得到朋友款待的期待。
  • 第三句“顾我殊非黄叔度”,通过黄叔度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德行的自省。
  • 第四句“多君不愧郭林宗”,通过郭林宗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刘凝远学识的赞赏。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黄叔度和郭林宗的典故,对比了作者与刘凝远的德行和学识。
  • 典故:运用黄叔度和郭林宗的典故,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表达效果。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朋友的敬仰和对自身不足的反思。通过典故的运用,作者既表达了对刘凝远德才兼备的赞赏,也反映了作者对自己德行和学识的自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元龙:象征着刘凝远的身份和地位。
  • 黄叔度:象征着德行高尚的人。
  • 郭林宗:象征着学识渊博的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元龙”指的是谁? A. 赵蕃 B. 刘凝远 C. 黄叔度 D. 郭林宗

  2. 诗中提到的“黄叔度”和“郭林宗”分别象征什么? A. 德行和学识 B. 财富和地位 C. 权力和智慧 D. 美貌和才华

  3.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表达对朋友的敬仰 B. 表达对自身不足的反思 C. 表达对归途的期待 D. 表达对德行和学识的追求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赵蕃的其他作品,如《寄刘凝远峦四首》的其他三首,可以进一步了解作者与刘凝远的关系和作者的诗风。
  • 其他宋代诗人的友情诗,如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

诗词对比:

  • 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对比,两者都是表达对朋友的思念和敬仰,但赵蕃的诗更侧重于自我反思和谦逊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赵蕃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